“你們站在學前教育一線,對于幼教存在的問題最有發言權,請直接提出你們的問題和意見。”在調研組副組長、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全書的鼓勵下,寧夏回族自治區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土橋鎮中心幼兒園園長王正霞的發言直奔主題:“我園有教職工17人,其中只有3個人是幼教專業教師,其他都是中小學轉崗教師。幼教師資短缺,也是我們全縣普遍存在的問題。”
21日,在全國政協“重視發展學前教育”調研組在臨夏州舉辦的座談會上,來自幼教一線的教師代表集中反映的問題之一就是師資短缺。
師資短缺已是常態
“一個班一個老師,學前班人數高達70人的都有。”臨夏回族自治州第二幼兒園園長龍冬紅發言時直言不諱地提出,長此以往,幼兒園根本沒辦法完成幼兒教育的要求。
龍冬紅的話引起了眾多幼兒園園長的強烈共鳴。臨夏金果果幼兒園作為本地師資力量相對雄厚的民辦幼兒園,擁有教職工62人,其中幼師專業教師也不過三四個。“工資太高了我們出不起,待遇低了又沒人愿意來。專業教師本來資源就少,能進民辦幼兒園的更是鳳毛麟角。”該園園長張燕燕表示。
座談會前,委員們實地走訪臨夏縣鄉鎮中心、行政村、社區等多級幼兒園。走訪過的5個幼兒園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向調研組表示,由于專業幼師不足,大家只能從中小學調配、聘任教師。
“很多農村幼兒園長大都是從小學轉崗而來,對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定位不準確,大都以傳授知識為主,這會導致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談及調研所見所聞,全國政協委員柯楊對上述幼兒園的保教質量表示擔憂。
調研時,委員們特意觀察一些幼兒園的課程表內容。多數課程表上除了兒歌、聽故事、戶外運動之外,主要的主題教學課程就是《三字經》、《弟子規》。
按照教育部對幼兒園教師的配置標準,全園教職工與幼兒全日制比例應是1∶5—1∶7。而臨夏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州各縣城鎮幼兒園師幼比例超過1∶20,嚴重超過了國家配比標準。
“即便按照甘肅省的規定1∶10的比例測算,全州還有幼師4953人的缺口。”座談會上,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馬國興介紹,特別是保健醫生和專業保育員更是緊缺。
缺少編制是癥結所在
讓調研組意外的是,即便社會對幼兒教師的需求巨大,但幼兒教師的“稀”并沒有產生“貴”的效應。相反,由于工作量大、責任重、待遇低,反而導致幼兒教師職業不穩定,進一步擴大了幼師的缺口。
“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普遍感到工作負擔重,壓力大,屬于邊緣群體。同行們離職意愿很強。”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協委員、臨夏縣雙城幼兒園副園長張俊紅告訴調研組。
即便是臨夏州政府近年來加大了財政投入,多層次開展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和農村幼師培訓,但并未阻斷幼師缺口擴大之勢。
“我始終不理解,即便提高工資待遇,專業幼師還是面臨新生力量不足難題。這個缺口問題根源究竟在哪兒?”座談會上,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馬德秀拋出心中的疑惑。
臨夏州財政局局長張居貴向調研組解釋,說到底,根源就是兩個字:編制。
“沒有編制,國家財政轉移支付政策不能兌現,職稱評定不能實現,這些都與工資、津貼掛鉤。”張居貴介紹,2011年以來,臨夏州先后投入了3200萬元,補充幼師305名,培訓幼師200多人。但幼兒教師編制短缺的問題并沒有得到相應的解決,反而成為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短板”。
“編制問題可能不是我們短時間內能解決的,但也有其他辦法解決。”針對此話題,柯楊道出了自己的理解:除了收入問題,幼師還有事業發展、個人價值的自我實現很重要,應在其他途徑上給予幼教更多的存在感和獲得感,從而吸引更多人從業幼教。
“我們發現,臨夏州黨委、政府對教育格外重視,但財政投入教育偏重結構有問題。”馬德秀表示,臨夏應該更重視職業教育,依托現有的高等職業教育學院等資源,著重為當地培養更多的幼師人才。
“建議政府部門調整或者改進一下財政投入結構,更好地服務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學前教育事業。”馬德秀的提議,也道出了委員、幼師代表的一致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