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文化走出去 更要走進去

2016年11月23日 15:42 | 作者:鞏育華 管克江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要加強和改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創新內容形式和體制機制,拓展渠道平臺,創新方法手段,增強中華文化親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競爭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有業內人士分析,這將促進企業真正成為“走出去”的主體,以更嫻熟的市場運作,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編 者

近來,在國際文化貿易舞臺上,中國資本頻頻唱主角。僅11月以來,就有多起跨國并購令世界矚目——4日,萬達集團宣布以約10億美元收購美國著名電視節目制作公司DCP集團100%股權。其后,曾為《阿凡達》《哈利波特》《地心引力》等大片制作特效的歐洲特效巨頭Framestore公司以1.87億美元被一家中國公司收購。

除文化交流、文化傳播之外,文化貿易正以日益活躍的身姿,共同撐起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格局。

搭建國際文化貿易平臺,讓紀錄片“賣出去”事半功倍

日前,金樹國際紀錄片節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這也是中國公司首次在海外發起并主辦國際紀錄片節。賽事吸引了來自全球3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部紀錄片,萊比錫國際紀錄片與動畫電影節前主席沃爾夫岡·普倫擔任組委會顧問,38部作品入圍主競賽單元。最終,《美好人生》(德國)、《無果之樹》(法國)、《最后的棒棒》(中國)等5部紀錄片獲得大獎。

“人們更容易被真實的故事打動,紀錄片節與我們‘講好中國故事,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臺’的初衷不謀而合。”主辦方北京華韻尚德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立濱說,近年來從事國際文化貿易,她日益感受到國際社會對中國聲音和中國作用的期待。在一年一次的紀錄片節外,主辦方還搭建了一個常年運行的版權交易平臺,聯結國內國外市場,“自今年6月上線以來,已經有400多部紀錄片登記注冊,其中20多部進入洽談程序。”王立濱說。

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文化參贊陳平看來,相比于電影等內容生產領域,紀錄片領域的類似交易平臺在國際上還不多,提早布局有助于優質的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

南京電視臺的紀錄片導演封麗這兩天又忙碌又興奮,21日她剛剛簽署了版權代理協議、版權分成協議、紀錄片播映權許可合同書3份文件。上個月,她拍攝的紀錄片《父親》入圍金樹國際紀錄片節主競賽單元,并在展映中被一家印尼公司相中,當場預訂了一年兩次的播映權。這讓她備受鼓舞,封麗隨后委托華韻尚德代理全球版權,為自己的作品尋找下一個買家。

“以前不懂商業運作,片子拍出來后,自己跑紀錄片節、給外國電視臺寫推銷郵件,效率很低。找到一個好平臺能事半功倍。”封麗介紹,平臺方能提供一系列服務,如為作品拍攝、剪輯3分鐘的推介短片,撰寫廣告詞,開展目的地媒體公關,聯系潛在的銷售對象,消解跨國文化差異,最終協助雙方簽訂合約、履行合約等。

目前,中國已經在本土打造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等多個國際化平臺,并多次出國辦會。以2014年的電影產業為例,中國在境外44個國家及港澳臺舉辦了65次中國電影節展活動,展映影片452部次。這些國際化平臺的搭建,為中國文化產品賣出去提供了賣場。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相比于自己摸著石頭過河,搭建國際文化貿易平臺好比造船出海,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能拓展國際營銷網絡,推動我國文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但如何把這些賣場做強做大,任重而道遠。”

布局海外優質文化資產,通過資本動作快速獲取優勢資源

2009年,中國一家民營企業俏佳人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吃螃蟹”,在美國購買了ICN電視聯播網,但運轉不甚理想。后來,試水者寥寥。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量首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但其中文化類投資占比還很小。

自2015年起,積蓄的力量噴薄而出,中國文化企業頻頻布局海外:復星集團15億美元收購太陽馬戲團;萬達集團6.5億美元收購世界鐵人公司,控股澳大利亞第二大電影院線運營商Hoyts,并在今年年初以35億美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中國文化企業通過并購投資、聯合投資,不斷擴大著境外優質文化資產規模。

“從全球市場環境來看,當前正是國內文化資本出海的好時機。”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國家對外文化貿易理論研究基地負責人李懷亮分析,“通過并購、收購等一系列資本動作,可以讓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對方企業原有的市場、人才、技術和其他優勢資源,實現迅速成長;另一方面,通過學習海外的制作、管理經驗,也能第一時間反哺國內業務的拓展。”

“美國的大型跨國傳媒文化集團,沒有一家不是通過很多次產權并購成長起來的。”李懷亮舉例,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從澳大利亞起步,購買了英國《世界新聞報》和《太陽報》,美國福克斯等多家公司,在幾十年間,經歷了幾十次并購才有如今國際超級傳媒大鱷的規模。“產權的流動性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條件之一,特別是文化產業。”李懷亮說。

如今,海外收購已經納入全產業鏈開發。近日,國內著名影視公司、慈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馬中駿在美國考察時透露,慈文一直有意收購美國的一些出版公司,將內地的網絡文學作品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構筑中國IP的海外群眾基礎,這將為未來開發影視項目做上游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資本買入是一個方面,后期經營更需要智慧。“由于中外的文化背景、市場環境、機制體制不盡相同,并購雙方在完成資本重組之后,如果不能順利理清關系、融會貫通,后期會困難重重。”陳少峰說。

開展中外合拍影視計劃,用適應目的地國的方式減少“文化折扣”

上月底,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的領隊下,山東影視、華策影業、廣東南方領航等國內6家電視劇制作公司集體訪美,“中美合拍”成為此行的關鍵詞。

以《甄嬛傳》為例,以往中國影視作品出口海外,大多要經過重新剪輯、包裝,以適應外國觀眾的觀賞習慣和審美情趣。

“這是必要的,但更為高效的生產方式應是中外合作,在立項之初便把國際傳播納入考慮。”陳少峰認為,“只有用目的地國本土化的方式展現中國價值的內核,才能盡可能減少‘文化折扣’現象。”

廣東南方領航影視傳播有限公司9月27日與美方正式簽約合拍電視劇《漂》。南方領航制作總監王勃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漂》寫了100年來中國華僑在美國的生存史。兩國的播出制式不一樣,劇本創作遇到很大的困難。他們每季12集,我們一部四五十集。”他介紹,現在初步達成的合作形式是,同一個題材、同一個團隊、同一撥演員,中國版本更多表現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和人性光芒,美國版本則更多突出美國式的英雄主義,用這樣的辦法來解決文化差異的問題。”

各國實踐表明,文化產品“賣出去”比“送出去”效果更好。李懷亮認為,文化貿易與投資的作用值得期待,“中華文化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進去’,潤物無聲地進入外國人的日常生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文化 中國 紀錄片 國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