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王世襄與范遙青的師友緣
除明式家具、古代漆器之外,竹刻一門在著名學者、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所研究的諸多學科中,是他用功最勤、著力最多的科目,這也源于家庭的影響。王世襄的二舅父金東溪和四舅父金西厓都是嘉定竹刻一派的優秀傳承者,尤其是四舅父金西厓,一生有近千件竹刻作品行世,是近現代留青竹刻藝術史上一位繼往開來的藝術大師。幼年的王世襄常常站在幾案前看舅父作畫刻竹,藝術的種子很早就浸潤在他幼小的心靈。
范遙青:王世襄弟子
范遙青竹刻筆筒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舅父金西厓將自己多年的刻竹心得寫成三千言的《刻竹小言》,從上海寄付于王世襄,希望他幫助補充整理,以將留青竹刻技藝發揚光大。舅父的信任使王世襄身上又平添了一份對竹刻傳統藝術的責任。后來,他雖然深陷各種運動的泥淖,亦不敢忘記舅父的囑托。1973年從湖北咸寧干校回到北京后,他排除種種困擾,全力著手《刻竹小言》一書的整理。此間,王世襄發現了江蘇常州雕莊的青年農民范遙青。范遙青在王世襄先生的培養下,從一個留青竹刻愛好者最終成長為一代留青竹刻大師。
范遙青,1943年生于江蘇常州雕莊鄉,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由于受祖輩影響,他自幼喜愛制作鳥籠和留青雕刻,所以很早就取得了較高的造詣。尤其是與王世襄結識以后,在王先生的呵護和栽培下,文史知識和藝術修養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竹刻作品的文人氣息漸濃,技藝更是有長足的提高。
王世襄和范遙青的相識充滿了戲劇色彩。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范遙青得知香港的葉義先生出版了《中國竹刻藝術》一書,他為了擴大藝術視野,極想得到一部。于是不顧素昧平生,托人將自己的一件竹刻作品及一封信函輾轉付香港葉義先生,信中懇請以竹刻臂擱置換葉先生的著述,葉義先生亦為范遙青的執著精神和精美的竹刻所感動和吸引,便把這件事情寫信告知北京的老友王世襄,托他了解范遙青的情況。為此,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王世襄為調查江蘇留青竹刻發展狀況,親自來到常州,當王世襄輾轉找到范遙青的時候,他正拿著鋤頭光著雙腳在田地里除草。
所謂留青,就是竹刻技藝的一種形式,即保留竹子外表的一層表皮做花紋,刮除花紋以外的表皮,待竹子干后施刀。
王世襄第一次看到范遙青的作品便大加贊賞,認為他是一個可塑之才。他曾說,范遙青雖是農民,但是他的竹刻天分極高,其作品假以時日定有大成。同時王世襄知道,范遙青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從事這門高雅的藝術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辛苦,所以相識之初就對他呵護有加。為了使范遙青能看到明清時期的竹刻珍品,王世襄想盡辦法帶他到北京故宮庫房親近歷代大師之佳作,以開闊他的眼界,提高藝術修養。為了增強范遙青竹刻的文人氣息,王世襄還介紹北京的文化界名流啟功、黃苗子、史樹青等人和他合作竹刻作品,為此文化大家啟功先生贈詩范遙青以示鼓勵,詩曰:
青筠新粉女兒膚,
游刃鐫雕潤勝珠。
天水詹成吾欲問,
后來居上識將無!
黃苗子和詩曰:
絕技沉淪感切膚,
眼明忽見草中珠。
瑯瑘鏤罷耕春雨,
人是羲皇以上無?
王世襄在推介留青竹刻藝術上可以說傾盡全力。1983年,翁同龢的后人翁萬戈在美國舉辦中國竹刻展覽,王世襄力薦范遙青的留青竹刻臂擱參展,這件作品獲得了美國藝術家的高度好評。這是范氏留青藝術第一次走出國門,榮譽的獲得也使范遙青堅定了藝術發展的信心。1984年,英國艾爾波特博物館到中國來征集當代工藝美術品,在王世襄的推介下范遙青的三件竹刻作品被選購并在英國展出,再一次揚名海外。
范遙青與王世襄先生結識之前,其在竹刻作品上的留名皆為“堯卿”,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后,他的作品上的題款已變為“遙青”二字了。其實這個變故也源自王世襄先生的一首贈詩。一日,王世襄突然想起韓昌黎的一句詩:草色遙看近卻無。興之所至,遂賦詩贈與范堯卿:
妙手輕鐫到竹膚,
西瀛珍重等隋珠。
贈君好摘昌黎句,
草色遙看近卻無。
范君堯卿,毗陵農家子,自稱草民,而刻竹精絕,當在南宋詹成上。頃已蜚聲海外,第吳中鮮有知者,可謂“草色遙看近卻無”矣!設以“遙青”為字,詎不音義兩諧?戲作小詩,以博一粲。甲子春日,鬯安王世襄書于芳嘉園。
2009年,留青竹刻這門古老的藝術已順利寫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從而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作為王世襄先生的弟子,范遙青在恩師的親自培養下,也從一位普通的竹刻愛好者成長為一代留青竹刻大師,并被評為江蘇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09年11月28日,王世襄先生與世長辭,范遙青在《王世襄與常州竹刻》一文中寫道:
“王老走了,但他留下了很多很多,這里有文化、有藝術,更有光風霽月的品格,以及對常州竹刻藝術的源遠影響。”
這是范遙青的心聲,也是一個竹刻界對王世襄先生最為由衷的感念。
編輯:陳佳
關鍵詞:王世襄與范遙青 師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