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激活”漢中民間文化 促進地方文化繁榮
漢中市政協主席會協商民間文化保護傳承
近年來,漢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間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項領導小組,確定了保護單位,明確了各級項目普查、申報、保護責任人,科學編制了古村落、古民居保護規劃,使全市民間文化保護與傳承得以有效開展。
然而,全市民間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為助力全市民間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發展,漢中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調查,并召開主席會議以“民間文化保護與傳承”為主題進行了專題協商。
針對目前保護與傳承工作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如:民間文化生存環境艱難,有些傳統技藝面臨滅絕;人們對民間文化保護認識不足,非遺保護專業人才缺乏;民間文化傳承激勵機制不健全,傳承收徒艱難;保護經費缺口較大等。委員們建議:
——增強保護傳承意識,完善保護機制。民間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保護和傳承好文化遺產,對樹立文化自信、發展繁榮中華文化至關重要。建議市委、市政府特別是職能部門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抓好貫徹落實,建立政府主導、文化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團體和民間保護組織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有關方面應將保護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系統工程來抓,盡快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保護措施,對全市的非遺、古村落、文物保護進行統一的立法保護。
——多渠道籌措資金,堅持生產性保護傳承。一是政府財政應將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并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有所增加。二是設立市文化遺產保護基金,爭取社會各界廣泛支持。三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對于那些具有生命力,又有開發潛質的傳統手工藝和民間藝術,鼓勵和支持民間藝人大膽創新,結合市場打造品牌,以生產性的方式加以保護傳承。可重點包裝一批影響力較大的非遺項目,如漢調桄桄、皮影戲、杖頭木偶等,組織專家打造精品,融入旅游市場,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包裝一批手工技藝,如架花、刺繡、棕編、藤編等,具體可通過舉辦各類民間文化藝術節、旅游節、工藝品展銷會等活動,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經濟資源。
——堅持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同步保護,實現活態整體性保護傳承。建議市上總結推廣寧強縣“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做法,把古村落的保護修繕與美麗鄉村、全域旅游項目統籌規劃,有計劃地建立“民間文化生態保護村”。在保護中,一方面要把古村落中的古民居、古建筑、民間文物、民間工藝品、生態環境、傳統文化等的保護寫入村規民約,積極鼓勵村民參與“民間文化生態保護村”的建設,讓群眾深度理解家鄉文化,熱愛家鄉文化,傳承家鄉文化。另一方面要樹立發展中保護傳承的理念,在保持傳統民風民俗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時代條件保護傳承,切實提升村落的生活質量,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就業機會,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及交通通信等公共設施,讓村民得到“實惠”,才能讓村民依靠鄉村,留在鄉村,使傳統古村落得以延續發展。
——建好兩支隊伍,抓好保護傳承。一要加強非遺保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舉辦培訓班、外出學習等形式,提高現有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建議與高校聯合,大力培養非遺保護專門人才,為非遺保護提供智力支持,改變目前有機構沒隊伍的現狀。二要抓好非遺傳承人培養。針對貧困的老藝人,建議采取辦理低保、財政補貼、社會救助等形式切實解決他們的待遇問題,使他們能集中精力來做非遺傳習保護工作。同時市上可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以師帶徒、家族傳承等,拓展非遺保護的傳承方式,把傳承成效與獎勵掛鉤,激發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非遺傳承工作。
編輯:薛鑫
關鍵詞:漢中市政協 漢中市政協主席會 民間文化保護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