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海洋之歌》是反工業文明的田園之歌
在這個悲傷的“海豹女拋夫棄子”故事背后,其實還有關于反工業文明、反城市生活的鮮明田園詩指向——孩子們放棄了都柏林的都會生活,毅然回到鄉野海島,其實就代表著對工業文明和城市生活的批判。
故事源于“海豹女”傳說
《海洋之歌》的故事底本源自愛爾蘭的傳說,主要是“海豹女”(Selkie)的民間傳奇:據說海豹女與人類并無二致,但體外包裹著一層光滑的海豹皮,當她們上岸的時候,會把海豹皮褪下來,如果你把褪掉的海豹皮藏起來,那個找不到皮的海豹美少女就會嫁給你,但你得把海豹皮收好咯,一旦被她找到,又會立即重歸大海……
其實這類傳說在各族民間傳說中都很常見,民俗學、敘事學上管這個類型叫“天鵝處女型故事”,國內也有這類故事的專著,像牛郎織女、田螺姑娘就都是典型的國產“天鵝處女型故事”——超自然女性幻化成人形,去除外衣、外皮與人類男子婚配,然后又悄然而逝……
“天鵝處女型故事”反映了先民們普遍的圖騰崇拜,不管是天上的織女、修煉成精的田螺,還是披著海豹皮的美女,其實都有鮮明的圖騰標記,而《海洋之歌》中的“海豹女”故事,很可能還有著具體的歷史形象來源——早期愛爾蘭島以及北海沿岸、北歐諸島上,生活著廣大的以海豹皮做衣物的部落民(譬如凱爾特人、薩米人等),當時確實會有披著海豹皮的美女出沒在島民生活里,天長日久,自然也會融匯在民間傳說里。
影片使用大量民間文化元素
《海洋之歌》里使用了大量的愛爾蘭-凱爾特民間文化元素,除了海豹女,還有流淚巨人、精靈、貓頭鷹女巫等愛爾蘭傳說里的角色,都融匯在了一幀幀絕美的畫面中。導演還采用了大量的愛爾蘭-凱爾特視覺符號來編織畫面,譬如單、雙漩渦、凱爾特十字架、靈光等都在畫面中時時閃現。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湯姆·摩爾其實不是“愛爾蘭人”,而是英國人——他出生在北愛爾蘭,屬于英國領土——關于北愛爾蘭的歸屬,又是愛爾蘭人民心中一段迄今揮之不去的傷疤。而這部《海洋之歌》最主要的對白語言還是英語,雖說穿插了愛爾蘭蓋爾語(即愛爾蘭語)和蘇格蘭蓋爾語,但全片作為“英語電影”的定位無法顛覆。事實上,蓋爾語作為愛爾蘭文化最重要的承載者,已經漸行漸遠了,以之為母語的愛爾蘭人口比例不到10%且在繼續下降。就連“蓋爾與文藝復興之父”葉芝都不懂蓋爾語了。
導演批判城市文明
在這個悲傷的“海豹女拋夫棄子”故事背后,其實還有關于反工業文明、反城市生活的鮮明田園詩指向——孩子們放棄了都柏林的都會生活,毅然回到鄉野海島,就代表著對工業文明和城市生活的批判。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里說,“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
你看,《海洋之歌》幾乎就是對《共產黨宣言》這段話的直接反映,資本主義工業和城市文明無法撫慰湯姆·摩爾那顆敏感的心靈。
不過這種鄉愁怕只能是文化雞湯意義上的,真正的田園生活是非常清苦的,終日氤氳的小島也無法滿足現代人自我發展的需要。但電影本來就應該提供這種功能,不是嗎?
□圖賓根木匠(影評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海洋之歌》 反工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