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有破有立”醫改持續攻堅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題:“有破有立”醫改持續攻堅
新華社記者胡浩、王思北
隨著我國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在“破冰”前行、革除積弊的同時,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成為新醫改持續攻堅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我國各地著力破除“以藥補醫”頑疾,公立醫院改革進程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全民,新醫改取得階段性成效。
“三醫聯動” “治藥”為先
因為敢于向原有醫藥領域利益分配格局“動真刀子”,福建醫改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關注。
不久前,世界銀行行長金墉率隊到福建省三明市調研醫改情況。他們認為,當地建立起一套公開透明的體系用以重新分配醫療收入,并與公眾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進行很好的溝通交流,成功讓醫院將注意力從創收上轉向更加注重公益效果和優質服務上。“世界銀行愿意為此提供資金支持并幫助規劃實施,將成功的試點經驗在中國更大范圍內逐步推開。”金墉說。
在醫療收入的分配中,從擠壓藥品虛高水分入手,全面啟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這是福建醫改路徑突出的特點。通過實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醫保支付、財政補助等政策同步出臺、同步實施的辦法,福建在省、市、縣公立醫院實行藥品、耗材零差率,由醫療服務和財政進行補償,同時將調整后的醫療服務項目全部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以保證不增加群眾負擔、醫保資金運行平穩和醫院收入得到合理補償。
福建省衛生計生委主任朱淑芳介紹,2015年,福建全省公立醫院技術勞務性收入占比為23.91%,較2014年增加5.06個百分點;在職職工人均工資性收入較2014年增加12.44個百分點;全省公立醫院藥占比為38.02%,較2014年下降3.88個百分點;醫療費用增長率10.85%,較2014年降低4個百分點,初步達到了財政可持續、醫保基金可承受、醫院收入不降低、群眾就醫負擔有所減輕的改革預期。
小財政撬動大醫改 大病醫療保險制度為百姓“兜底”
家住青海省湟源縣城關鎮的膿毒血癥患者謝文國談起大病醫療保險,就有說不完的話。謝文國住院治病花了34萬元,經過基本醫保報銷10萬元后,又通過大病保險報銷了14.3萬元醫療費,兩者相加一共報銷了71.72%,家庭自付費用比例僅為28.28%。
“要是沒有醫保,全家以后的生活都沒了指望。”謝文國說。
據青海省醫改辦主任侯鵬寧介紹,青海堅持“小財政辦大醫改”的理念,全省醫改投入年均增幅達到20%以上。大病保險制度是該省試點綜合醫改的亮點之一,目前整個大病的實際報銷比例達到70%。青海的大病保險制度具有幾個特點:一是沒有病種限制,沒有規定哪些必須確定為大病;二是實行省級統籌;三是籌資標準比較高,人均年籌資標準為50元;四是群眾無需額外拿錢,大病保險基金的錢由原來的醫保基金中專門列支。
“現在大病已經為16.3萬名患者支付大病的醫保基金8億元,有效地緩解了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侯鵬寧還指出,青海省全面推進“先住院后結算”醫療服務新模式,有效避免了群眾因交不起押金而延誤救治,甚至引發醫療糾紛等現象。現在享受這一項待遇的患者超過100萬人。
分級診療“激活”基層醫療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王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幾年越來越紅火,以往門庭冷落,現在人來人往。這一變化,得益于分級診療制度的推廣實施。
正在王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陳霞告訴記者,以往自己也愿意去大醫院,因為那里“更信得過”,但現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大醫院的專家進行指導,大病通過轉診通道可以方便地轉到大醫院,小病則可以在社區治療,“既方便又便宜”。
針對大醫院掛號難、小醫院無人看等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江蘇省采取醫療、醫保、價格等綜合性措施,形成了“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就醫秩序,讓群眾在基層就能享受到更加高效、更加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在藥品價格上,基層醫院實施基藥制度,共有599種藥品實現“零差價”,藥價平均下降40%;在報銷比例上,新農合患者在鄉級醫院住院的報銷比例為85%。
目前,江蘇基層診療人次已占診療總數的60%,86%的新農合住院病人在縣域內治療,最高的縣達97%。
根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今年我國將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試點地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規范化診療和管理率達到30%以上。在200個城市開展簽約服務試點,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完善配套政策,推進和規范城市和縣域內醫療聯合體的建設。(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