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用制度消解“自己請人監督自己”的質疑
日前,司法部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辦法》,最高檢印發《關于人民監督員監督工作的規定》。根據兩份文件,人民監督員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選任管理,可對檢察機關辦理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工作中存在的1 1種情形實施監督。新規對于進一步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健全檢察權運行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眾所皆知,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任何行使公共權力的機關都要接受監督,檢察機關自然也不例外,在監督其他機關的同時,自身也必須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正是基于這樣的法理和現實需要,人民監督員制度應運而生。人民監督員制度是人民群眾有序參與、監督司法的直接形式。
人民監督員制度創立之初,人民監督員通常由檢察機關商請其他單位和組織進行推薦,經檢察機關考察確認后產生,引發社會輿論對檢察機關“自己請人監督自己”的普遍質疑,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改革勢在必行。如今,人民監督員改由司法行政機關選任管理,人民監督員的來源更為廣泛,選任方式更加科學,人員構成更加科學合理,監督的底氣更足。
人民監督員應平民化和基層化而非片面的精英化。這次新規的亮點之一是高中以上學歷、年滿23周歲可擔任人民監督員。之所以只規定了高中學歷,主要是從人民監督員職責定位出發,并考慮基層實際。同時,明確受過刑事處罰的或者被開除公職的,不得擔任人民監督員。對于那些因身份、職務原因不適合擔任人民監督員的人員,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在職工作人員和人民陪審員,明確規定不列入選任對象。
監督范圍進一步擴大,由7種增加到11種,基本涵蓋了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工作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各關鍵環節,將案件辦理的各關鍵環節置于人民監督員的監督之下,有利于監督檢察機關自覺踐行陽光司法,避免檢察機關違規辦事,更好地保障了當事人的人身權益。
人民監督員也必須接受群眾的監督。用更便捷的方式、在更大范圍公開人民監督員姓名和聯系方式,才能讓人民群眾更好地監督人民監督員的履職情況,讓人民監督員的監督更加積極主動,消除掛個人民監督員的名號卻碌碌無為的情形。新規明確司法行政機關、人民檢察院要公開人民監督員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暢通群眾向人民監督員反映情況的渠道。建議在有關部門的官方網站以及當地媒體公布人民監督員的姓名和聯系方式。人民監督員應嚴格實行履職回避,明確人民監督員是監督案件當事人近親屬、與監督案件有利害關系或擔任過監督案件訴訟參與人的,應當回避。
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改革就是要讓人民監督員的角色真正實至名歸,用科學健全的選任制度消解檢察機關“自己請人監督自己”的質疑。(劉武俊)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人民監督員制度 自己請人監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