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友誼的小船翻在網絡罵戰的汪洋里
用“互聯網+”來形容網絡輿論生態,最直觀的可能是互聯網+爭吵。自從有了互聯網,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吵架、爭端,都一一被網絡化。可以說,爭論是互聯網的內在基因,學術地來講,叫做“多元主義”、“去中心化”,通俗地講,叫做眾聲喧嘩、各執一詞。無論是“多元主義”,還是眾聲喧嘩,網絡都已經成為制造爭論的溫床。
從BBS到博客、人人網、開心網,再到如今的微博、微信,多少知心好友、模范夫妻,都在網絡論戰中為了一個觀點、一種論斷“自相殘殺”,鬧得感情的小船立馬翻了,遑論那些關系一般甚至素不相識的人了。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力量,可以絞殺親情、友情和愛情,令原本的交往規則遭受重創,并渲染著一種令人“不能好好說話”的氣氛?
人與人交流,尤其是關涉宏大主題的觀點交換,其觀點首先會受制于他固有價值預設的影響,包括他總體的世界觀、人生觀。這些預設觀念,當事人未必可以很清楚地表達出來,但卻無所不在地限制和影響著當事人。具體到某一件事情的爭論時,個人經歷也(或者他完全信賴之人的切身經歷)常常會帶給他深刻的影響,改變他的一些想法與觀念。不過,這種交流時隱性的力量,并不是只在網絡交流時才有,在現實中也存在。所以,網絡交流有別于現實交流的地方,并不是上述兩點。
網絡是“平”的,信息的流動迅速、便捷,這會給每一個人帶來信息過載的隱患。信息過載狀態下,不同的人接收信息時的先后順序、具體范圍都很難完全一致。這給辯論雙方制造了普遍性的交流障礙。此外,網絡信息多而雜,并且處于碎片化甚至粉塵化狀態,人的內心也因此變得焦躁不安。交流時帶著情緒,效果之糟糕,可想而知。
人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用“信噪比”這個概念可以做一些的解釋。信噪比,顧名思義,就是信息和噪音的比例。一個人表達的時候信息越大,噪音越小,對方就更能充分明白自己的觀念,誤會也就更容易消除。反過來,信息越小,噪音越大,那么原先的誤會還沒清除,緊接著又產生了新的沖突,一來二去,扔下一句“不在一個頻道”,也就實屬正常了。
不在一個頻道,就難以溝通。因為只有“同頻”才能“共振”,所謂人際交流,追求的就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想要共鳴,就必須要“同頻”。所以,網絡交流障礙重重、沖突不斷,最終都是因為不在一個頻道上。而陌生人聚集在網絡上,原先的價值觀、人生閱歷、知識結構都不同,交流又是碎片化的,沒有既定的規則,所以很容易“雞同鴨講”,“戰火”四起。
現實中的交流,到朋友家做客也好,約在咖啡館聊天也罷,都有一個非常具體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提前約定、計劃出行、等候對方,見面、寒暄、切入話題……這些都是一種交流前和交流過程中的“禮儀化存在”。在這種禮儀主導下,交流的空間穩定,時間連續,導致對不同意見的容忍度更高。與此同時,肢體語言的存在,也帶給對方更多的信息,要知道肢體語言對于達到彼此的“同頻共振”非常有用。眼神、手勢乃至一個人的氣味、氣場,這些東西都是網絡交流時很難擁有但同時又是十分重要的。
當然,很多時候,無論是現實中還是虛擬空間里,一些人加入論戰,并不是為了尋找真理,而是為了獲得認同,即尋找“同頻共振者”。網絡擁有區別于現實的一套溝通法則,那些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足夠認同的人,常常也是網絡上的活躍分子,網絡給他們提供了新的認同來源。
親密家人、朋友在網絡論戰中撕破臉,或許也算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禮物”。這份禮物提醒我們,認同擁有很多形式,有網絡喧囂中攻擊同一敵人的認同,也有現實生活中,喝茶敘舊滲出的認同,更有以書信往來,在精巧的文字中俘獲的認同。可以說,每一種方式都有它的價值和弊端,但想要獲得真正令人愉悅的“同頻共振”,就必須要了解各種溝通方式的優劣。只有懂得方式上的差異,才能更精準地俘獲認同,相比網絡罵戰時的汪洋恣肆,這是一種更為難得的技能,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境界。(王秀寧)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絡罵戰 互聯網 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