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重復簽約假招商演繹權力病態傳奇
在西北某省一場招商會的簽約現場,幾個項目的簽約雙方大筆一揮,雙手緊緊相握,一派笑意融融的場面。而在場的某市一位部門負責人無奈地說:“幾個項目,早在半年前就簽過約了。”“重復簽約并不少見。”中部某市一位財政部門負責人坦言,目前招商引資仍然有任務,從省分解到市,再分解到各部門,各部門完成任務有困難,就把主意打到重復簽約上來,企業無奈來回跑場。有的幾千萬項目包裝成幾個億。(7月17日《人民日報》)
應該承認,地方政府需要招商引資拉動地方經濟增長,刺激消費需求,提供利稅支持,創造就業機會,官員需要招商項目制造政績。政府重視招商引資無可厚非。但是政府重視招商引資應該保持權力理性,堅持實事求是。不能脫離當地發展實際,罔顧民生福祉。一些地方層層下達招商任務,為完成任務玩重復簽約的把戲,搞虛假招商,把幾千萬的項目包裝成幾個億,把意向性協議包裝成正式合同,把好好的招商演繹成了“招傷”鬧劇。這實際上是病態招商的一個現實縮影。重復簽約這樣的虛假招商行為讓權力的節操碎了一地。這除了給官員帶來政績光環以外,對民生福祉和企業發展有什么好處?
放眼望去,一味追求招商政績,熱衷上項目,拿民生利益賭博并非某地的“創新”。除了重復簽約這樣的虛假招商把戲以外,削減腦袋招商,突破權力倫理底線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比如,湖北大冶官員請來500強老板考察可獲萬元獎勵;安徽阜南縣安監局長因為沒有完成規定招商任務被免職;為了吸引投資,安徽懷寧掛牌保護招商引資重點企業,賦予企業不受檢查、收費的“超國民待遇”;山東濱州中海風景區五星級豪華酒店淪為羊圈;黑龍江肇東市政府出動警車低價為招商引資企業搶奶源,以不辦生鮮乳許可證等證件要挾奶農。這樣的例子可以信手拈來。還有的地方招商招來的是其他地方淘汰的污染企業,造成生態環境惡化。一段時間以來,民眾血鉛中毒、鎘中毒的報道更是以放大狀態呈現在公眾面前。在政績驅動下,一些地方患上了政績饑渴癥,非理性招商沖動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某些地方招商引資只見政績不見民生,傷害民生利益,無疑應該受到譴責與查處。但是要改變發展過程中的種種招商怪現象,單純指望民眾用腳投票就讓地方政府堅守權力邊界,淡化招商政績并不現實。
在我看來,關鍵要借助科學發展觀的力量,創新政績評價體系,完善制度設計,把放肆的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改變以招商論英雄的官場風氣與社會氛圍,走出層層下達招商任務的政績考核怪圈,加大地方政府與官員的違規成本,增加官員的盲目決策、虛假招商的政績風險,督促官員重構權力倫理,在招商大潮中學會冷靜思考,懂得遵紀守法,避免鬧出更多的招商笑話,防止招商怪現象蔓延傷害民生利益,透支發展后勁。從而還原招商引資的本來面目。如果官員虛假招商,無底線招商,該追責的追責,該撤職的撤職,該法辦的法辦,絲毫不能含糊。(葉祝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重復簽約 假招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