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正視群眾在“小事”上的不適感
據長沙晚報昨日報道,在芙蓉區婚慶園對面的瀏陽河風光帶上,河堤路面有幾排豎著的金屬板,像一把把直立的鋼刀。有市民反映,晚上在此散步時,這些東西讓人心驚膽戰,如因視線不好碰在上面,或者孩子追逐打鬧碰到上面都會頭破血流。
透過記者的調查,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些令人皺眉的事情:風光帶管理人員竟對這些金屬板毫不知情,并且負責人“請假了”。最后在電話中,負責人給出了理由,“這是上級部門批準的,我們無法管理”。最后,記者了解到這些金屬板是由芙蓉區城投建設的。一名建設方工作人員表示,建設這些設施是便民設施,對于市民反映的情況,他們將與設計院溝通,看是否可以再改進。
且不說金屬板立在風光帶的初衷如何,單就目前情況來看,這種便民設施著實存在有傷人的隱患。此事看起來不到,卻足以引起我們反思。在基層,當干部不能馬虎,有些小事第一次沒處理好,與群眾的隔閡就可能成為一條溝,還可以跨過去;如果第二次又沒處理好,隔閡就會變成一條河了,只能繞過去;第三次再沒處理好,這種隔閡就變成一堵墻了,就怎么也過不去了。以這個事情為線索,揆諸現實,我們可以看到某種“緊接天線而不接地氣”的現象。有些部門如果眼睛只往上面看,不能向上級反饋群眾的建議,那走群眾路線就會凌空蹈虛,就走不進群眾的心坎里。這不,群眾急著找記者幫忙,而不直接向直管部門反映,就是值得有關部門重視的問題。
基層部門是聯系上級和群眾的樞紐。于基層干部來說,發生在群眾身邊客觀存在的小事,必須處理好。服務群眾的全局工作要在細節上多較真,因為暖心離不開真貼心。只有多和群眾“對對表”,只有常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才能和群眾心連心。反之,如果只顧自拉自唱、自我欣賞,找不準問題,把不準脈,那就容易陷入“工作年年搞,問題依舊多”的怪圈。
要知道,事辦好才算真的好,服務工作是否到位,群眾的感覺最直觀。這就要求我們踐行群眾路線、服務群眾要有“效果意識”。因此,我們要重視群眾在“小事”上的不適感,牢牢樹立細節意識和效果意識。(文峰)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瀏陽河風光帶 金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