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溫州市道德模范"彭秀蘭 生前捐款50萬身后捐遺體
前天,瑞安鹿木第二小學收到一份特殊的助學款。這筆1.2萬元是溫州“道德模范”彭秀蘭身后獲得的慰問金,也是她捐出的最后一筆助學款。
彭秀蘭老人一生省吃儉用,累計捐款超過50萬元。她不但捐出了幾乎全部財產,還捐出了自己遺體,用一生踐行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一切都是人民給的,一切都要還給人民。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采訪了彭秀蘭唯一的外孫王晨。
溫州“道德模范”彭秀蘭
老人言傳身教
要外孫學會奉獻社會
1924年,彭秀蘭老人出生在溫州瑞安一戶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10歲時因貧困給地主家當過丫鬟,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通過自學成為一名小學教師。
她育有一兒一女,但丈夫早逝,年僅19歲的兒子為助人而溺亡,女兒也因病去世。
王晨說,母親離世時他才7周歲,當時已經70多歲高齡的彭秀蘭,將他帶到身邊撫養。
在王晨的記憶里,外婆彭秀蘭給予他母親般的溫暖,竭盡全力供他讀書、生活,讓他的童年跟其他孩子一樣。
彭秀蘭經常灌輸王晨“讀書改變命運”的理念,也很重視教育的方式方法。王晨回憶,剛去外婆家時不服管,有時逃出去玩游戲被外婆發現,但她從不打罵,總是用感情和言行引導他。
現在,王晨在瑞安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工作,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說到選擇學醫的原因,王晨表示,這也是外婆的希望,“她讓我學得一技之長,能夠用雙手奉獻社會。”
捐款超過50萬元
自己每天只花幾塊錢
彭秀蘭一生中,無論生活多么困難,總是盡可能地幫助別人。這種行為,從她年輕時就開始了。
1957年,彭秀蘭來到瑞安高樓山區一小學任教。那個時候,她的工資很低,但碰到繳不起學費的學生,她總是墊付。她常常跟人說,看到學生因貧困而讀不起書,心里不好受,總想幫幫忙。
對貧困學生的幫助,一直持續到離休之后。
她晚年居住的東門社區葉主任回憶說,前幾年,社區有一困難戶的孩子讀書缺錢,彭秀蘭老人得知后,二話不說就與這孩子結對,一直資助到孩子高中畢業。
此外,彭秀蘭還熱心各種公益。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10多年里,彭秀蘭老人已累計慈善捐款50多萬元。
老人對自己卻很“摳門”,有親友、學生問她:“你每天一個饅頭一碗粥,買點咸菜不買肉,一天只花幾元錢,值得嗎?”
老人對此總是回答,“年老有病吃清淡吃簡單些好,省點錢幫助孤兒寡老渡難關更好。”
遵從她的遺愿
外孫捐出了慰問金
彭秀蘭老人不僅帶頭捐款做慈善,也是瑞安當地遺體捐贈的帶頭人。
2010年11月3日,瑞安市人體器官捐獻報名工作正式開始。僅過兩天,彭秀蘭就來到瑞安市紅十字會報名。
當工作人員問她愿意捐獻哪些器官,她表示要全部捐掉。
王晨是老人唯一的親人。當外婆跟家人提出去世后捐獻遺體時,王晨接受不了。但是外婆意愿很強,而且外婆一直都在幫助別人,她想去世后再最后發揮“余熱”,因此家人幾番商量后,最后還是同意了外婆在無償捐獻遺體登記表上簽字,支持她完成最后的心愿。
今年1月5日晚,彭秀蘭安詳辭世。溫醫大基礎醫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她是今年第一位捐獻遺體的溫州市民。5月18日,王晨按照彭秀蘭生前遺愿,將老人過世后親朋好友的慰問金,全部捐了出去。
王晨告訴錢江晚報記者,自己以前曾問過外婆,為什么要把一切都捐掉。彭秀蘭對他說:“我已經盡我所能把你拉扯長大,現在要把剩下的還給人民。”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彭秀蘭 道德模范 王晨 清白 家風 捐款 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