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當“影響信用”了,子女就能“常回家”?
《上海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 今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在精神贍養方面重申家庭成員“常回家看看”的規定,并進一步明確,對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家庭成員要“常去院看看”。(4月7日《新聞晨報》)
子女不僅要“常回家看看”,而且要到養老機構探望——“常去院看看”,否則,就有可能影響自身信用,進而對工作與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對此,該如何審視?當動用種種手段來引導或者說是變相強制子女從物質和精神贍養老人時,隱藏其中的怪異味道恐怕即非當事人也能體會到吧?
一段時間以來,圍繞子女“常回家看看”出現了兩種聲音,反對者認為,將不具操作性的道德義務入法,大大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性。贊成者稱,倫理道德的要求無關法律效力,也無損法律的權威性,而更多體現了法律的指引、教育作用。這或許都是理論層次的爭議,但我們面對的真實問題是從“入法”當“影響信用”真的就能讓子女“常去院看看”嗎?如果達不到理想的期待效果,所有的爭議都是一種虛無,了無價值和意義。
有調查顯示,七成市民表示“工作忙沒時間”難以做到“常回家看看”,相關政府部門認為,有關“經常看望和問候老人”界定和執行的難度較大,相關的休假等配套性措施出臺很關鍵,否則新規也只是一紙空文。正因為如此,無論政策和法規描繪一個多么誘人的場景,如果不能落地,不能激勵和懲罰并重的話,那么,無論是否影響信用,恐怕都是單方面的想象。
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韋斯將老年人的孤獨分為情感性孤獨和社會性孤獨兩類。情感性孤獨是指缺乏家庭成員間的交流,社會性孤獨是指缺乏朋友間的交流。現代社會特別是現代城市社會是陌生人的社會,又是年輕人主導的社會,對老年人的精神關愛是相對不足的。而就我國來說,隨著家庭規模的縮小和子女的社會流動,空巢家庭越來越多。我國1.67億老人中,有一半過著“空巢”生活。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無人照料,權益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家庭成員要“常去院看看”的指向就在于此。
不過,從文化角度來說,精神贍養是一個孝道能否得到繼承的問題,但是,在經濟層面是一個成本問題。養老的時間、機會和心理成本上升是競爭性社會帶來的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激烈的社會競爭賦予人們只爭朝夕的使命感,成功機會稍縱即逝。在老人身上投入的時間、精力越多,就越可能錯過機遇,在工作和事業上遭受損失。因此,在競爭越激烈的條件下,子女就越難以很好地處理個人事業與老人精神贍養的關系。這在獨生子女身上更容易觀察到。社會競爭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個體并不享有特權,可對父母精神贍養卻又要求他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一旦這樣做了,就不可避免地處于不利地位,甚至被淘汰出局。也就是說,作為個體,很有可能為了應對事業和競爭的壓力而放棄自身的責任,對此,是簡單的一句“影響信用”可以解決的嗎?
事實上,僅僅局限于家庭的范圍來理解精神蟾養是不全面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滿足不僅來自家庭成員的支持,也來自社會成員、社會機構的支持。在強調個體責任的同時,著力消除養老“空心化”征兆,配以社會支持措施和法律手段,才能讓子女“常回家看看”!
“子女不回家”影響信用不只是信用命題,而是關乎社會文明與和諧運行的深層次命題。(朱四倍)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子女探親 常回家 影響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