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竊聽”風波示警小區管理
近日,朝陽區東壩鄉多小區樓道出現一種白色電子裝置。居民懷疑是竊聽器,“聽說不僅能盜取手機號和信息,銀行卡號和密碼也能盜取”。一時間,人心惶惶。后來,屬地警方表示,此為向手機用戶推送商圈優惠信息的電子推銷裝置,并無安全問題。
雖然是虛驚一場,但不免讓人“細思恐極”。不明裝置堂而皇之進入樓道,還沒有被人發現,小區管理之松懈可見一斑。而且這么多設備,必定不是一人一時就能安上去的。在物業的眼皮子下,竟能如此“作案”,讓人不禁要問:為什么沒有人對出入人員身份進行核查?物業職責何在?據報道,此次發現設備多隱藏于消防管道、電線管線甚至鞋架背后,可以說已經到了離業主最近的地方。倘若真的是別有用心之人所為,后果不堪設想。
其實,不獨此事,現在很多小區在管理上都可謂亂象頻仍。有的門衛形同虛設,監控長期損壞,保安巡邏根本沒有;有的消防設施陳舊,消防通道被占,違反相關法規;有的因個別人晚交物業費就讓整棟樓停水停電、電梯停運,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一面是不斷上漲的物業費,一面是不盡如人意的管理水平,這樣的矛盾正縈繞在不少小區居民心頭。而如今,安全形勢又異常復雜,各種層出的技術手段本就讓個人隱私處于裸露狀態,再加上管理不善,生命財產安全也同樣面臨威脅,這也難怪不少人在自己家里也感嘆找不到“安全感”了。
復雜的安全形勢已經與乏力的小區管理形成矛盾,小區管理升級迫在眉睫。而首要一點,就是要物業公司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切實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做好精細化管理。不能總是在物業費上做文章,卻對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不予理睬或“打折履行”。同時,有關部門也應加強對所轄區域內小區物業公司的監督,使其不能任性而為。如今,我們不僅要使“居者有其屋”,更要使“居者有保障”。只有最大限度地做好管理,才能撐起這把保障的大傘,讓業主真正住得放心,住得舒心。(張 凡)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朝陽區“竊聽”風波 盜聽信息 小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