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微信辱罵被罰”公私關系背后的底線失守
安徽亳州女子劉某因不滿交警對丈夫酒駕處理,在微信朋友圈辱罵交警,并詛咒“活不過2016年”,“那1500塊就當給你買花圈買壽衣了。” 有人留言詢問,劉某統一回復稱,被“交警查住了”,并稱交警“一點人情世故都不講”。因劉某正在哺乳期,相關部門對其作出行政拘留5日不予執行的處罰決定。(3月8日《新安晚報》)
在汽車社會,酒駕無疑給公共安全增添了風險因素;交警部門對酒駕“亮劍”,有助于增強社會規范的震懾力和約束力,從而倒逼汽車文明。面對交警的秉公執法,心生不滿的劉某,通過微信朋友圈發泄偏激情緒;這種將他人當作“出氣筒”,侵犯他人基本體面和人格尊嚴的做法,顯然是一種失范行為。
“只要一輕率,人就會犯糊涂”。作為一個成年人,劉某必須為自己的疏忽和過程承擔相應的代價。只不過,在利益主體多元化、價值觀念多樣化的當下,人們對“微信辱罵被罰”存在著價值分歧和觀念沖突。贊成者認為,此舉給“愛說臟話”的人們戴上了“緊箍咒”,有助于規范網絡空間的運行秩序;反對者則覺得,這樣的做法公私混淆,沒有分清楚私域和公域的區別。
對“微信辱罵被罰”進行價值評判的關鍵,就在于微信朋友圈到底是私人空間還是公共空間。美國社會學家雷?奧登伯格認為,在生活節奏緊張、匿名性強的現代社會,第一空間是家庭和生活空間,第二空間是工作場所,第三空間用來滿足人們對社交、娛樂、表達等需求。在第三空間里,人們的關系是自由平等的,沒有職場的上下等級意識,也沒有家庭里各種角色的束縛,可以把真正的自我釋放出來。
微信朋友圈可以讓人們真實地表達,并不意味著可以“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從表面上看,微信朋友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私人空間,“微信辱罵他人”等同于私底下的粗口;從本質上看,由于同一個人會被嵌入到不同的微信朋友圈,縱橫交錯的微信朋友圈構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他”的社會網絡,讓私人空間變成了公共空間。這一點,在微信募捐、投票等事情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劉某在微信朋友圈對交警進行語言傷害,經過朋友圈的網絡化傳播,已經讓私人的情緒表達公開化、公共化。當地交警部門發現劉某“微信辱罵交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劉某在微信朋友圈的“自說自話”,已經對他人造成了實質性的尊嚴侵犯和精神傷害。
公私關系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微信朋友圈“由私域變公域”生動地說明——不論是在虛擬世界還是現實生活中,堅守社會底線,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呵護。那種任性的“想說就說”,還是少一些為好。(楊朝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微信辱罵被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