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中國人需要一種新的人情體系
與其去否定人情、摧毀人情,不如努力去構建一種適合現代社會的新的人情體系,這種體系的使命在于將人情變成一個附加于契約關系之上的“增值項”。
一位對中國比較了解的歐洲朋友對我說,他一直搞不太懂中國文化里的一個概念,那就是“尷尬”。我對他說,“尷尬”大概相當于英文中的awkwardness。于是他給我提了個問題:中國人一向忌諱當面談錢的問題,認為談錢傷感情,可為什么春節(jié)時長輩要給晚輩送錢呢?為什么親人和朋友結婚,也要送錢呢?在他看來,親戚朋友之間互相給錢,這就是awkwardness,但顯然在中國這并不構成尷尬。
我試著對他解釋,在中國,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是復雜而微妙的,而且會在不同的時間和條件下,擁有不同的形式。比如春節(jié)紅包和婚禮份子錢,雖然顯得有點“赤裸”,但其實背后存在著一個公平交易的系統。也就是說,你的小孩收了人家多少壓歲錢,你最終也要把這些錢以壓歲錢的方式“還”給人家;人家婚禮你隨了多少份子錢,你結婚的時候人家多半也會“還”回來。這樣一來,彼此既沒有經濟損失,也在這一過程中體現了人情。
當然,我這么一說,他更糊涂了。他反問:這樣說來,人們沒得選擇嗎?我愣了半晌,最后只好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沒得選擇。
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在和外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遭遇這種與人情有關的尷尬。比如在與很久未見的外國朋友見面時,我總是習慣帶一些小禮物送給對方,這在中國恐怕是司空見慣的事。有趣的是,幾乎每一次,對方都會顯得受寵若驚,不斷表達謝意,并表示自己十分喜歡;但喝完咖啡結賬的時候,仍然是各付各的,哪怕只有幾塊錢,就連侍者也會很“善解人意”地將賬單按人頭拆分,分別收費。在西方人看來,事情一碼是一碼,彼此之前并沒有什么必然的關聯。接受了禮物或請客,衷心表達感謝即可,并不會構成需要償還的人情。所以說,在西方國家生活久了,會感覺人際關系很輕松、很自在,盡管人情味不及在國內時濃厚。
當然,某種文化形成了某些特殊的傳統,并不意味著這種傳統就是天然合理的、不可批判的。在中國生活的絕大多數人,相信都曾或多或少感受過人情往來背后的沉重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中國社會正在發(fā)生劇烈轉型,這意味著以往那種基于血緣和地緣的傳統人際社會也在不斷發(fā)生著改變。當傳統的壓力和負擔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健康、和諧關系的一個破壞性的要素,難道我們不該在不同文化相互之間的差異和對照中,去展開一些反思?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本不尷尬的事物日益變得尷尬,中國式人情世故的傳統也在不可避免地面臨沖擊和挑戰(zhàn)。在我看來,與其去否定人情、摧毀人情,不如努力去構建一種適合現代社會的新的人情體系。這種體系的使命在于將人情變成一個附加于契約關系之上的“增值項”,而非一門不那樣做就不行的“必修課”。當有一天,中國的人情世故徹底脫離了與“尷尬”之間的關系,變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基于自由意志的選擇,或許人們才會真正體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交流的那種魅力吧。
□常江(文化學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國人情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