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彩禮越高,女性地位就越高?
中青在線的一則新聞《農村彩禮按女孩學歷標價:中專10萬,本科15萬》引起了許多官媒藍V的轉發,也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調查報道中舉了幾個例子。比如,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佛殿灣村是當地出了名的窮山村,張湖因兒子的婚姻一夜返貧,還欠下了15萬元的外債。“太窮了,姑娘都不愿嫁過來,越窮的地方,彩禮漲得越高。”當地的村里,有男娃的家庭對飛漲的彩禮已經習以為常,誰家娶了媳婦,都會問一句,“多少錢買的?”
而在河南呂樓村的“婚姻市場”來得更簡單直接;如果按女方的學歷來定價的話,通常的價格是:本科15萬元、大專12萬元、中專10萬元。理由是,家里為供女兒上學借了那么多債,結婚時必須得到補償。
從許多報道中,可以歸納出一些共性:在許多農村,彩禮越來越高;姑娘回鄉下相親甚至可以百里挑一、媒婆很賺錢;女性二婚甚至身體或智力有殘疾的都被搶著要;兄弟多的家族被普遍嫌棄;大家開始不重生男重生女;婆家要哄著對兒媳好、否則兒媳會跑掉;貧困鄉村出現越來越多的跨國新娘……
看了這些新聞,是不是覺得女性現在的身價已經高了?年輕女性們似乎揚眉吐氣了?然而,標價高,對女生的幸福并沒有多大意義。
先來分析一下,為什么現在的適齡男性會比女性的數量高這么多?很遺憾,那主要是因為重男輕女(計生也要負一定責任):二三十年前許多女嬰生下來就被溺死或遺棄了,有了B超之后看到是女胎就提前墮胎了,有些并不貧窮的地方,生了女孩就不結婚一直生到有男孩為止才扯證——這就應了那句話:你們的媳婦二十年前已經被你們埋在土里了!這種畸形的“女尊男卑”,怎么可能成為保證女性平等的方式?在男方抱怨彩禮高的時候,是否有想過女方家庭與女孩子曾經受過多少凌辱?
其次,彩禮高,但彩禮的歸屬是誰?新聞中提到,有兄弟的女孩,收了彩禮是要給兄弟們娶媳婦用的;而學歷高的姑娘,她們的彩禮是爸媽要收回給她們上學的投資。顯而易見,這一類女孩就是被父母當商品出來賣的,只不過有的用學歷打扮了一下,賣相好、賣價高而已。商品哪有人格可言?
還有,農村姑娘少的一個原因,是女孩子們都去城里打工了,不愿意回到貧困的鄉村。越窮的鄉下,彩禮漲價越快,而且他們給了彩禮之后常常一貧如禮、甚至欠下高額債務。女孩的后半生,就嫁過去過著貧困的生活。她們是被父母典當到這種命運當中的。
當然,父母們肯定也盡量地挑選條件好的男孩;但那也不過賣得好賣得不好的區別。為什么說有些公婆得哄著兒媳,那是因為,夫妻之間沒有感情可言,就靠家庭利益(也就是錢)維系著,能不能長久在一起,都是看在彩禮的面子上。而所謂的智障女也有人娶、拐賣婦女、跨國新娘(其實就是跨國拐賣人口)成為解決方式,那都是不折不扣對婦女的犯罪行為;如果還能理解為女性地位提高了、男性好可憐,那絕對是又蠢又壞的法盲了。
那我是在反對彩禮高漲這種現象嗎?不,我對彩禮的價格高低沒有興趣,因為那不過是對商品的標價策略;而我關注的是人,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會痛苦的女人。
文明社會里,結婚并不是必須的。男女互相吸引,能吸引到合適配偶的人才需要結婚;始終找不到合適對象的人就單著,這也挺好的。城市里的剩女,已經越來越多能接受這種人生的設定了,并且為自己的選擇付出努力;那么剩男們,為什么不能接受“沒有合適的(沒人看上我)就不結婚了”這種命運呢?他們值得擁有。
□侯虹斌(專欄作家)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彩禮越高 女性地位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