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黃德寬談漢字的歷史與文化:讓古文字“活”起來

2016年02月22日 09:06 | 作者:張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漢字連接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與未來,被視為中華文化的“活化石”。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形態各異的古語今言,真實記載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熠熠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光輝。在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古文字成為研究歷史與傳承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因此,本期學術周刊邀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安徽大學原校長、黨委書記黃德寬教授,就古文字的發展規律、歷史文化價值及相關學科建設、頂層規劃等進行了訪談。


黃德寬近影

黃德寬近影

出土文獻是古文字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圖為清華簡《算法》局部。

出土文獻是古文字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圖為清華簡《算法》局部。


“文字是記錄語言和歷史文化的符號系統,但不完全等同于它所記載的歷史文化”


學術周刊:您主持與編著的《古文字譜系疏證》一書,為中國古文字構建了“家譜”。中國古文字主要指哪個階段的漢字,有著怎樣的特征及發展規律?


黃德寬:漢字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文字。對于漢字的發展,學界分成了不同階段,古文字一般是指先秦文字,即秦代小篆之前包含秦代小篆的文字。隨著考古材料的新發現,有些學者把西漢早期小篆到隸書的過渡文字,也納入古文字研究范疇。


早期古文字主要是根據客觀物體的形態來構形的。許慎《說文解字》中講到“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用象形、表意手段來構造文字,形象性比較強。春秋戰國時期,大量新字產生,光靠象形、表意不能造出那么多文字符號,形聲字獲得了發展。形聲字以形符表示意義或意義范疇,用聲符記錄讀音,成為最便捷的造字方法。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形聲字實際上在西周晚期就已成為主要的造字方法,到春秋戰國時期,95%的新字都使用了形聲造字法。由此可見,古文字的發展軌跡是:文字形態從早期的形象性強,逐步發展成線條化、規范化的形體;造字方法從早期的以形表意逐步發展成為形聲造字,漢字構形方式日益簡化。


學術周刊:近年來,關于提倡使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的爭論引起各界關注,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黃德寬:在大陸簡化字是國家規定的法定文字,繁體字依然在一定范圍內使用,港澳臺地區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則主要使用繁體字。就我看來,繁體字和簡體字是漢字同一體系不同發展階段的產物。其實,現在通用的簡化字并不完全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造出來的漢字,許多簡化字早在宋元明清時代就已在日常使用領域出現,比如民間記賬的賬簿上、通俗話本小說中,都有很多俗體字,這些俗體字是老百姓經常用的字,很多就是簡化字。簡化字吸收了這些長期在民間流行的俗體字,并進行了系統整理和規范,由此可見,簡化漢字是漢字持續發展和規范整理的結果,不是哪個個人或哪個時代憑空生造出來的。其實,繁體字本身也是簡化而來的,從先秦時候形象性很強的篆書到秦漢時期的隸書,再到魏晉以后逐步發展完善的楷書,漢字形體日趨簡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繁體字也是漢字發展一定階段的產物。繁體字與簡體字都是楷書,只是在筆畫和結構方面存在一些繁簡的差異而已。


文字是記錄語言和歷史文化的符號系統,同時其形體本身也蘊含著一定的歷史文化要素,但是文字不完全等同于它所記載的歷史文化,漢字簡化并不會從根本上剝離傳統文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盡管推行簡體字,但并沒有廢除繁體字,繁體字依然在使用,繁體字古書也在出版,高校中文專業的學生還要求能夠認識、使用繁體字。因此,不能把簡體字與繁體字簡單地完全對立起來。


《古文字譜系疏證》

《古文字譜系疏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古文字學是中國近代以后產生的新興交叉學科


學術周刊:對于古文字學學科,在概念方面您是如何界定的?這一學科發展現狀如何?應怎樣更好地推動它的發展?


黃德寬:早在甲骨文發現之前,中國就已有研究古文字的傳統,如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是專門研究小篆等古文字的。作為具有現代意義的學科,古文字學是中國近代以后產生的新興學科,特別是1898年甲骨文發現以后,古文字學從傳統金石學中進一步獨立出來。從狹義角度而言,古文字學學科就是研究古漢字的形成、構造、發展演變與運用規律的學科。從實際研究情況看,古文字學跨越了語言文字研究層面,不僅研究古文字形成、發展、構造和應用規律,還用古文字材料研究古代歷史文化,如甲骨文與殷商歷史文化,青銅器銘文與西周東周歷史文化,簡牘帛書與戰國時期歷史文化。脫離了古代歷史文化研究,就不能完全闡釋與了解古文字及其發展。由此可見,古文字學是一門交叉學科。


古文字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考古發掘的地下出土材料,一般稱之為出土文獻。近年來我國古文字學研究日益得到關注與重視,比如利用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的機會,由李學勤、裘錫圭兩位著名古文字學家牽頭,組織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字研究機構和學者,成功申請了“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這個中心掛靠清華大學,該中心通過認定以來,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課題的協同研究工作,在古文字學和古代歷史文明研究方面已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古文字研究的歷史價值與當代魅力


學術周刊:漢字連接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與未來,古文字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怎樣的作用,對了解中國歷史有哪些價值與意義?


黃德寬:古文字造形本身就蘊含了諸多文化要素,反映了造字時代的一些文化現象,研究古文字可以發掘許多古代歷史文化信息。比如,我們日常使用的一些與“石”有關的漢字,就反映了石器使用對漢字造形的影響,像“砥礪、研磨、破碎、基礎”等等,這些與石有關的字,體現出農耕時代的石器文化。“玉,石之美者。”古代漢字中有大量與“玉”相關的字,還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玉器的崇尚和古代的禮樂文化。由此可見,很多文化要素沉淀在漢字構形中,甚至可以說,每個來源古老的漢字都蘊含著一定的古代文化信息。


古文字還記錄了不同時代的歷史內容。利用出土文獻研究歷史文化,最主要的是看古文字所記錄的內容。過去我們對殷商時期歷史了解是有限的,但甲骨文的發現,可以有力證明《史記·殷本紀》關于殷商世系的記載基本是正確的,這一發現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晚清以后,有一種疑古思潮,認為中國古代很多歷史記載都是不可信的,包括司馬遷的《史記》,甲骨文的發現則推翻了這一質疑。傳世文獻在流傳過程中,有一些逐漸散佚或毀棄,導致很多歷史內容丟失,甲骨文等地下出土文獻,沒有經過后人的改變,一旦挖掘出來就可以與當時的歷史對接起來。通過這些原始材料,我們就可以重建丟失的歷史,重找失落的文明,這就是古文字的重大價值。


學術周刊:漢字發展至今,在當代還有魅力嗎?


黃德寬:剛才提到,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能延續不斷地發展到今天,必然有其獨特的魅力。一提到中國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漢字符號,這是一種與西方拼音文字完全不同的符號。


漢字的魅力怎樣來解讀?我認為漢字有“三美”。一是典雅之美。從形態而言,漢字具有一種古典、雅致之美,這種美既與現實緊密相連,是我們使用的文字,又超越現實,連接遠古。二是巧思之美。從文字符號構形而言,每個漢字的構形都不重復,并且可以按照一定規律去學習與掌握,這體現了古人在構造漢字時的奇巧構思,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三是韻律之美。漢字還具有節奏感,在書寫時就能感受出來: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連帶關系,書寫的快慢輕重,這種變化體現的就是一種美感。把漢字本身的內在美表現出來,是寫漢字之人的自覺追求。這種自覺追求上升到理性階段,就成為書法藝術。當它成為書法藝術的時候,漢字的形態、節奏之美最終體現為一種韻律。比如欣賞草書時,有時你根本都不認識這是什么字,但這種線條的藝術,你會覺得很美。這種美從哪而來?來自漢字本身內在美學要素的升華。古代書法家觀賞舞劍受到啟發可以把字寫得更美,在喝醉后更能寫出獨具個性的狂草,這就是把一種精神狀態寫到漢字中去了。在世界所有文字體系中,只有漢字才具備這些獨特的魅力。


從國家安全戰略高度開展語言文字工作


學術周刊:您在兩會上曾提出,應從國家安全戰略高度加強我國語言文字工作。語言文字工作對維護國家安全有何意義?從國家安全戰略高度加強語言文字工作,應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


黃德寬:語言文字是一個傳遞信息、傳播文化的載體。中國文化之所以幾千年來生生不息,就是因為漢字漢語的傳播;中國多民族之所以團結,就是因為漢語文字的推廣與使用。無論是從國內、國際還是從歷史來看,無論從正面還是反面來看,都要重視語言文字,因為語言文字安全就是國家文化安全,一旦某種文化意識形成“氣候”,就很難扭轉回來。比如說全民學英語,你會看到,青年一代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英美文化比對中國傳統文化還要了解得多,他們吃洋食、過洋節,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通過學習英語而來。我們把學習英語放在過高的地位,結果把自己的母語忽視了。通過接觸這些現象,我覺得,語言文字工作對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塑造當代核心價值觀,對抵御西方的西化與分化,維護民族的團結和統一,都是有長遠的潛在影響的,必須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國家應該把語言文字提升到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來考慮。美國的國家語言安全戰略,是國防部、教育部等一起實施的,甚至將語言作為一個戰略武器。中國是一個大國,與世界各國有著廣泛的國際政治、文化和經濟貿易關系,同樣也存在語言安全問題。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不應該把語言文字作為一個無足輕重的東西。值得可喜的是,很多人已意識到母語的重要性,并逐步實行改革外語考試、加強母語教育等措施。


學術周刊:高校是傳播語言文化、加強母語教育的重要陣地,您不僅是古文字學的研究者,還多年從事高校教育與管理工作。您覺得,高校教育應如何培養人才,以更好地與現代社會接軌?


黃德寬:語言文字所記錄的歷史文化的傳承、傳播與創新離不開學校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各界培養與輸送相關人才的重要職責與神圣使命。關于高等教育,存在一些批評聲音,這說明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還不能很好契合。但中國高校所做出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社會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各類領導管理人才都是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從這一角度而言,高等教育總體上還是適應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發展的,如果給予全盤否定,這些人才從哪來?當然我們也應看到,高校教育與現代化發展要求相比,做得還很不夠。高等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


高校的本質就是培養人才。有些高校過于強調科研,強調量化考核,整體辦學方向出現了偏差。學校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提升成材率,我認為從根本上應重視全面素質的培養、創新思維的訓練、思辨精神的倡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社會責任、專業素質,乃至身心素養,這些都是全面素質教育要解決的問題。創新意識就是要突破應試教育對學生思維的固化,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沒有提出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只會接受現成的知識,何談創新發展?青年人不缺潛在的創新素養,關鍵是如何激活。當然,還要知行統一,學以致用,不僅善于發現問題,還要善于解決問題,提升轉化知識的能力,適應社會,并在實踐中尋找不足,培養一種終身學習的能力。(張麗)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黃德寬 漢字 古文字 歷史文化 符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