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減稅還需放眼量
看待減稅,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用短期財政收入的“減”換取持續發展勢能的“增”,最終通過涵養稅源實現長期穩定健康的財政增長。在考核財稅部門工作時,既要看收了多少稅費,更要看減免了多少稅費
“稅收減了,我們能多買十幾臺運輸車,現在就等減稅的靴子落地,今年可以大干一場。”聽到今年營改增全面推開的消息,山東一家物流企業告訴筆者,他們開始籌劃如何借力減稅實現發展。作為政府讓利、企業減負的重要措施,大規模減稅的確能讓企業得到實惠。據測算,僅營改增一項,今年減稅規模就達6000億元以上,相當于營改增試點前4年減稅之和,再加上支持創業創新每年3000億元的減稅,近萬億的減稅規模將給市場主體提供更多發展“彈藥”,讓更多企業輕裝上陣。
然而,正像一枚硬幣有兩面,減稅給財政收入帶來的影響也顯而易見。特別是營改增使地方主要稅源之一的營業稅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將給地方政府稅收帶來更大壓力。2015年,我國財政收入增速再創近年新低,一些人不免擔心,個位數的財政增速還能否承受持續減稅之重,甚至對大規模減稅效果產生質疑。
經濟處在轉型期,實施任何一項政策都如逆水行舟,得失應綜合權衡,對減稅效果需全面分析。從去年稅收數據看,雖然增速下降依然明顯,但較早經歷轉型陣痛的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以及近年來大力扶持的新興行業,已經出現稅收較快增長的勢頭。上海在GDP增長6.9%的情況下,稅收首度突破萬億元大關,來自第三產業的稅收占比已達67.4%,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成為稅收增長的領跑者。從全國來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新興行業稅收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服務業取代傳統制造業成為拉動稅收增長的主引擎。通過減稅培育和鼓勵新興行業發展,已被實踐證明是一條可行的道路,只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走出經濟轉型陣痛、實現稅收良性增長并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稅收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而非經濟發展的目的,對實施減稅需放眼長遠。過去政策發力主要在需求側,積極財政也更多體現在加大政府投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更多要求為企業減負讓利,讓市場主體更有活力。這其中,稅收的增與減,都是積極財政的重要表現,而非對經濟增長的最終評價。因此,在看待減稅的問題上,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不以短期的財政收入論英雄,用短期財政收入的“減”換取持續發展勢能的“增”,最終通過涵養稅源實現長期穩定健康的財政增長。
道理雖然簡單,但畢竟是涉及錢的事,加上長期習慣于財政高速增長,很多地方難免一時轉不過彎來。一些地方近年“稅不夠費來湊”,非稅收入大幅增加,甚至給財稅部門下達各種增收任務,讓減稅效果大打折扣。遏制地方盲目增收的沖動,落實好減稅的政策,需要改變“一切向錢看”的考評機制,把減稅作為財稅部門的重要職能進行規范。對財稅部門來說,為國聚財固然是職責所在,但嚴格執行稅收政策、落實各項稅收減免也是重要職能,在考核財稅部門工作時,既要看收了多少稅費,更要看減免了多少稅費,財稅部門的工作不應只是讓政府滿意,更應讓企業和社會滿意。
減稅不等于無為而治,恰恰需要政府在有限的財力上更有作為,對減稅政策還需積極地看。一方面,要嚴控“三公”等一般性支出,重點保證民生支出,以政府的緊日子換來百姓的好日子。另一方面,要抓緊轉變政府公共服務的方式,變政府直接投資為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資,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使政府投資從一般的競爭性領域中退出,提高公共財政的供給效率,讓有限的財政資金真正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也讓政府真正回歸市場監管者與服務提供者的本位。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減稅要看量 稅收見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