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下班開警車回家”須過民意關
廣東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深圳副市長、公安局長劉慶生在與代表談及警務工作時,提及一些社會觀念需要得到扭轉。他曾經去西方發達國家調研,發現警察辦公場地局促,原來警察是在警車里辦公,警車的職責就是在路上開展工作維護治安。當地甚至還規定民警下班要開警車回家。他表示,目前深圳也向有關方面提出來,想嘗試要求民警下班開警車回家,如果有一天開始實施,希望媒體朋友能從整個社會的安全考慮,允許嘗試探索。
允許警察下班開警車回家,就形式來說,一是提高社會的見警率,增強老百姓的安全感;二是提高警察的反應速度,保證第一時間趕往現場。而任何警務措施,都建立在警務工作的職業倫理上。比如,一些西方國家允許乃至要求警察下班開車回家,不是因為辦公場所局促,而是警察的職責與任務決定了他們要工作在街頭。毫無疑問,這些措施都是建立在務實的基礎上。同樣,要求警察下班開警車回家,也離不開防止警車私用的制度環境,離不開警察隨時待命的紀律要求。
學習借鑒外國的警務經驗,好的形式固然可以照搬,但更重要是學習他們務實先進的治警理念,突出效率的工作體系,以及廉潔專業高效的職業素養,進而完善自身的警務建設。以警察下班將警車開回家為例,為何人家覺得正常,是職業的需要,而我們卻容易莫名驚詫,自覺不自覺地與公車私用掛鉤?這本身就值得思考。事實上,在公車管理寬松的年代,一些地方的警察開警車回家并不少見,為私所用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些,都真真切切地消耗了社會的信任。
任何措施都有弊有利,允許警察開警車回家,并且保證警車都用在警務上,給維護治安做加法,總是有所裨益。只不過,在警紀警風尚欠信任的語境下,還得過民意的關坎。而要過這道坎,不能靠呼吁社會支持和理解,而要靠完善警務用車制度,改革警務工作方式,提供監督警權的便利。要知道,真正取信于民的是制度而非態度。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下班開警車回家” 過民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