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在2015年經濟大數據中感受發展信心
1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經濟大數據。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三季度增長6.9%,四季度增長6.8%。(1月19日 國家統計局網站)
信息時代,最關鍵的信息是數據。每一次經濟大數據的發布,都能引來無數關注和議論。別說你的生活可以離開這些數據。如果是企業職工,就要看一看自己單位所處行業是不是已經進入到嚴冬;如果是公職人員也應該對照一下本地的經濟發展數據與國家平均水平是不是有差距;如果你即將或正在創業,也要看一看2015年的經濟發展大環境;即便是沒有工作整天與柴米油鹽打交道,也應該看一看與CPI有關的數據。
在2015年的經濟大數據里,最關鍵的數據是“去年我國GDP漲6.9%”,這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真正從“高速”步入“中高速”,經濟發展更加坐實“新常態”。但是,這完全在中央年初預定的“7%左右”范圍內。與GDP增速放緩“同步”的,還有幾項大數據。比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1.9%;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年回落2.9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比上年下降14.0%;全年進出口總額比上年下降7.0%,等等。
再說說幾項上漲的數據。一是,農業生產再獲豐收,比去年增長2.4%。農業是經濟的基礎,這也給整個中國經濟發展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二是,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名義增長10.7%,其中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3.3%。這說明,社會消費需求仍然非常旺盛,電子商務仍然有巨大潛力。三是,全年CPI比上年上漲1.4%,國人再一次避免了通貨膨脹帶來的巨大消費壓力,CPI長年高于5%的時代或許一去不復返了。四是,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義增長8.9%——這是實實在在的大福利,還有什么能比漲工資更能讓百姓獲得幸福感的呢?五是,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5%,這是經濟結構性調整的必然,第三產業超過50%,也真正成為支柱產業,這說明,我國經濟結構更加趨向合理……看到這些數據就會感覺到——寒冬并不可怕,信心仍要樹立。
這幾天,整個中國步入到了寒冬時節,全國開啟了“冰河模式”。但這絕非是中國經濟的寫照。經濟的向好面尤其是與人民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幾個重要方面,如工資收入、CPI、零售業等數據都說明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蛟S有些行業、有些企業步入到了嚴冬,但只要積極轉型調整,就可能避免被淘汰的命運,繼而走向康莊大道。
冬天來了,春天也將更近。更能提振信心的是,大國外交的效果進一步凸顯,我國正在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穩步實施,過剩產能將要轉移消化,政府正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雙創”以及簡政放權等工作,都預示著中國有能力處理好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真正步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每位百姓都需要對經濟發展和未來的生活質量的提升抱以強大信心并投身到平凡的工作中去。(王傳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經濟大數據 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