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運營商應改制為公益性企業:不應與民爭利
近期,國資委、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將國有企業界定為商業類和公益類。這意味著,作為國企改革重要一項的分類改革大幕就此開啟。
“商業類國有企業”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主要目標,按照市場化要求實行商業化運作,依法獨立自主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其中,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類國有企業,要以保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運行為目標,重點發展前瞻性戰略性產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安全效益的有機統一。
“公益類國有企業”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必要的產品或服務價格可以由政府調控;要積極引入市場機制,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
根據上述對國有企業類型的定義,不難看出,中國的三大通信運營商,既有商業類國有企業的特征,也有公益類國有企業的屬性,那么到底該劃分到哪一類?
站在一個長期從事通信運營工作的老通信人的角度看,運營商應劃至公益類國企,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運營商提供的是基礎通信服務,通信包括語音和上網,類似于吃穿住行,是當今每個人工作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隨時隨地離不開,比水、電、煤氣對人們的影響甚至更大,是關系到民生的一項核心服務,試想一下,全國還有比運營商更能直接服務于13億中國人的企業嗎?
而中國的運營商都是上市公司,每年承擔著繁重的KPI經營指標,創造收入、提高利潤是其主要奮斗的方向,這關系到運營商對股東的交待,更關系到國資委對運營商領導干部的考核,因此從主觀上來講,運營商是要想方設法從用戶身上多賺點錢的,或者說叫“與民爭利”。這些年一些地方運營商為了完成考核指標,還不得不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比如偷偷為用戶開通一些增值業務、冒名開卡等,既損害了用戶利益,又破壞了市場秩序,這樣的經營導向逼著員工忽視服務,偏離了通信的本質。
當然,個別運營商一些不正常的經營手段是由不合理的KPI考核導致的,現在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經營工作越來越規范,但運營商只要是商業企業,就一定會想方設法提高營業收入,提高利潤水平,這是天經地義的,所以長期看是與“提速降費”的國家總體目標相背離(短期雖然實現了一些提速降費,但這都是運營商打腫臉充胖子,硬著頭皮上的,里面的苦衷只有通信人自己知道),只有將運營商劃入公益類企業行列,才能脫離業績唯上的工作思路,安心為國家戰略和民眾期待而服務,把國家和用戶滿意當成奮斗目標,運營商少賺點錢,最終受益的是人民群眾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其次,中國的運營商是世界上最有責任感的運營商,因為無論是偏遠的農村,還是人煙稀少的山區,遠到西沙群島,高到喜馬拉雅,只要有通信需求的地方,基本都能實現網絡覆蓋,而這些地方給運營商帶來的不是收益,而是沉重的網絡建設和維護負擔,年年往上貼錢,此種情況在國外是不可想象的,而這就是運營商所承擔的“普便服務義務”,純粹的“公益服務”。
再次,中國地域廣闊,建設和維護三套覆蓋全國的通信網絡,耗資巨大,浪費嚴重,這也是為何國家要成立鐵塔公司承擔三家運營商的基站建維,以節省成本。但在寬帶網絡方面,還是三家運營商各自為政,相互在對方的地盤進行著滲透,在一些地方,寬帶這種高成本低收益的業務已經逐步到了白熱化的競爭階段,費用一降再降,很多地方為了競爭4G業務,把寬帶打到了白菜價,有的還當成了贈品免費送,看似用戶暫時得了實惠,實際上是運營商在拿著移動網絡的錢補貼寬帶的虧損,而一旦流量再大幅降價,移動業務也到了不怎么賺錢的時候,寬帶網絡該如何運營?十年以后還怎么升級改造?雖然國家放開了民營企業進入寬帶市場,作為一個經歷了十多年寬帶發展的老通信人,我很清楚寬帶的運營模式,民營企業玩寬帶,想賺錢的話只有一招,那就是利用社會關系或采取一些非正常手段,在局部實施“壟斷”,比如壟斷一個小區、一座商務樓(怎么做到?呵呵,只需把小區、商務樓的通信機房鑰匙控制了就行...壞了,泄密了),把里面的客戶全都納入麾下,這樣才有可能五到十年內收回投資成本,否則和其他運營商一起競爭的話,血本無歸是很正常的,因為你投資后,一旦用戶不用你的網絡,一閑置就至少一年,第二年線路已經破損不堪,往往需要再投入。關于民營寬帶的一些看法,我的專欄前面詳細談過,這里就不多說了。
總之,“公益型”的運營商將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大眾,三家運營商以后比拼的不是誰的營收多誰的利潤多,而是誰的服務水平高,誰的社會滿意度高。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運營商 公益性 國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