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陜西省政協專題協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緩堵保暢”是重大民生問題
本報訊 “交通是城市的血脈,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關系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質量和水平”“傳統的道路交通設施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已成為城鎮化進程中必須破解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課題”……近日,陜西省政協召開月度協商座談會,與會的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基層組織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進行專題協商。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加,停車需求與停車泊位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多發,交通“亂象”成為整治頑疾,交通擁堵也成為城市管理的首要問題。2015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陜西省政協就“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兩次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組成調研組,赴西安市、渭南市進行專題調研。通過聽取情況介紹和實地察看,調研組認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車、路發展不協調、不同步,規劃、建設、管理不夠科學合理等各種因素相互制約的結果。
如何為廣大群眾創造順暢、安全的城市交通環境?專題協商會上,與會各方積極建言獻策。大家表示,“緩堵保暢”對居住在大中城市的居民來說,是重大民生問題;減少交通事故,緩解出行難,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迫切的呼聲,各級黨委、政府應切實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上升為民生工程、實事工程,將交通規劃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建立規劃、建設、交通、安監、公安交警等部門聯動的城市交通監管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格局。
“交通擁堵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緣于秩序的混亂。”省政協委員、西安市閻良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惠曙光指出幾種最常見的擁堵情況,比如在交通瓶頸路段會形成“擠門效應”,導致交通不暢;在人、人力車、機動車混合通過的情況下,交通參與者行為失范,導致道路通過能力下降;司空見慣的交通不文明行為,助長了交通擁堵問題。他建議,在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宣傳教育,促進全社會形成知法守法、文明禮讓的良好社會風氣,為交通秩序根本好轉奠定社會基礎。
省政協委員、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濤也認為,城市交通管理首先要解決規范“人”的問題。他提出,應該嚴格規范行人過馬路與非機動車及機動車搶道、爭道的行為;規范人行道建設,確保行人無障礙通行,建議設置“行人違章自動監控報警系統”,對行人交通違法行為及時曝光。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梁國華教授則提出,慢行交通也是緩堵保暢的重要內容之一。他說,西安現行的步行系統規劃不完善,同時相關配套設施不足,缺乏城市功能的整體性考慮,導致機、非混行和行人過街區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他建議將“保障步行交通、引導自行車合理運行、促使機動車向公交轉移”作為西安市交通發展方向。
“要切實加強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統一領導,加大投入積極構建完善的城市路網體系,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快速化水平。”協商討論中委員們普遍認為。大家還建議,加快交通樞紐建設,實現與地鐵、公交、出租、長途客運的無縫銜接和零換乘;同步規劃公交線路、停車港灣和公交專用道配套設施,完善公交停車場;進一步加快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加快智能交通建設,及時升級完善交通誘導信息發布系統;進一步提高非現場執法水平;完善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技術監控設備的設置和管理;對涉及挖占道路的建設工程,應完善應急預案;結合實際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賠機構;強化對駕駛員培訓市場的監督管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等。
據悉,會后陜西省政協辦公廳將認真歸納整理協商意見建議,報送省委、省政府供決策參考。(顧書亮 曹晨曦)
編輯:薛鑫
關鍵詞:陜西省政協 協商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