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劉世錦:供給側改革要著力解決轉型中的結構性問題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正處在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轉換過程之中,背后則是結構、動力、體制政策環境的轉換,由此也可以稱其為“轉型再平衡”,即由高速增長平臺上的供求平衡轉向中高速平臺上的供求平衡。
劉世錦
中國經濟達到中高速增長平衡點,將會有兩個“底”。一個是“需求底”。房地產投資增速已經由以往的高增長回落到最新的月度同比負增長,當房地產投資增速由負轉正時,將是房地產投資乃至中國經濟從需求側來看的經濟增速觸底的信號。估計這個“需求底”有較大可能在明年年中左右看到。另一個是“效益底”,即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并保持可持續的增長。這個“效益底”的出現,直接取決于減產能的力度和進度。但目前來看,仍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效益底”滯后于“需求底”遲遲不能出現,經濟很可能落入低效益、高風險的特殊困難時期。
擺脫這種困局,首當其沖是高度重視并大力度減產能,同時解決其他領域“低效率洼地”問題。這樣就涉及需求側政策的局限性。供給和需求是現代經濟活動互為關聯的兩個方面。所謂“三駕馬車”是對需求側消費、投資、出口活動的通俗描述。有人以為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否定“三駕馬車”。這種看法會導致誤解,而且低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解決中國經濟當下面臨的轉型期結構性問題,需求側政策并非不可用,而是不能只靠需求側政策,也難以將其作為重點。
在這種情景下,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顯而易見了。供給側改革也有宏觀和微觀之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排除宏觀政策的必要調整,比如采取供給學派所強調的減稅等措施,但重點還是在微觀層面,通過實質性的改革措施,進一步開放要素市場,打通要素流動通道,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高要素生產率。具體地說,優先和重點的改革領域包括如下幾項:
第一,對減產能要采取果斷管用辦法,在一定時間內取得實質性進展。理想辦法是通過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擠出過剩產能,但在現有體制條件下,尤其對國企占主導地位的重化工業領域,市場機制作用有限。可考慮由國家層面確定減產能總量,按現有產能將減產配額分配到各地,同時允許配額交易,這樣優勢企業可以不減,還可以去買劣勢企業配額。同時在解決“人”和“債”問題出臺得力政策,如將部分國有資本轉入社保基金,解決職工安置問題;對相關銀行壞賬允許核銷等。同時要推動優勢企業主導的市場化的兼并重組。
第二,進一步放寬準入,加快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放寬準入,既要“放小”,更要“放大”,在行政性壟斷問題突出的領域,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鐵路、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引入新的投資者,鼓勵和加強競爭。有的領域,表面上看投資已經不少了,如果放寬準入,還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很大空間。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那些能夠真正提高效率的投資。
第三,加快城鄉之間土地、資金、人員等要素的流動和優化配置。中國城市化還有很大發展潛力,但重點不在現有的大城市,而在大城市之間。要把以往孤島型城市轉變為網絡型城市,進一步拓展城市帶、城市圈,在大城市之間帶動大量小城鎮發展,推動互聯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帶動人口居住和產業布局的再配置,由此將可引出可觀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機會。農民要進城,城里的人員、資金等也有到小城鎮和下鄉的意愿,要下決心打破城鄉間土地、人員、資金等要素流動、交易、優化配置的諸多不合理體制和政策限制。農民所擁有的資產只有在確權的基礎上允許流動、允許交易,價值才能充分顯現,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維護。
第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精致生產。盡管服務業比重超過制造業,但制造業仍然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所在。服務業中發展潛力最大的生產性服務業,直接服務于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牢固確立制造立國的理念和政策導向,推動制造業由粗放經營轉向精致生產,倡導“工匠精神”,把活做精做細,提高附加價值比重,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提升。借鑒日本等國的成功經驗,全面實行加速折舊政策,此舉相當于向企業減稅,同時起到促進設備更新、擴大投資需求的多種效應。
第五,尊重創新規律基礎上培育創新環境。與模仿為主的發展相比,創新面臨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必須通過市場上的大量試錯,提高創新成功的概率。政府習慣于居高臨下地做產業規劃,但創新從本質上說是很難規劃的,最重要的著力創造有利于創新的環境,包括保護產權特別是知識產權,穩定企業家、科研人員的預期,排除泡沫經濟的擾亂,促進創新要素流動,培育人力資本,改造金融支撐體系等。要把培育創新環境與地方競爭結合起來,推動形成若干個有吸引力、影響力的創新中心。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劉世錦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經濟 轉型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