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被日掠奪文物近200萬件珍品仍散落 索回幾乎無望
侵華14年日本橫掃文物持槍挖寶鐵證如山明示為掠奪物卻難索回
從1931年到1945年長達14年之久的日本侵華戰爭中,侵華日軍對我國珍貴文物的摧殘和劫奪駭人聽聞。但是,由于戰時的特殊情況,對被日軍毀損以及劫運日本的中國文物,至今并無詳細準確的統計。根據學者估計,日本擁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絕大多數均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軍劫掠出境。僅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家,就藏有中國歷代文物珍品9萬余件。
被日掠奪文物近200萬件珍品仍散落 索回幾乎無望
上海大學教授陳文平曾經旅日5年,大量走訪了日本當地博物館和私人文物展覽,見到很多名錄都沒有收錄的文物珍品。而對日文物追索從戰后開始一直在進行,即便鐵證如山,有些在日展出文物甚至公然標出被劫時間地點,但索回幾乎無望。
“日本收藏中國文物之多、之精、之廣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與此同時,想要追索這筆戰爭贓物也是非常困難的。”陳文平認為,從流失文物資料和數據方面的整理工作做起,理清文物流失的路徑,才能為將來追討文物掃清障礙。
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王羲之的《妹至帖》……這些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文物珍品。如今它們都被掠奪至日本。據不完全統計,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破壞的古跡達到741處,搶劫圖書和手稿300萬冊、文物360萬件。然而追索文物困難重重。
“學術旅行隊”盜寶 日軍荷槍護衛
上海大學教授陳文平這些年一直在追討中國文物方面努力。在他的筆記本里一直珍藏著一張復印的老照片資料,照片上,來自日本名校慶應義塾大學的“學術旅行隊”在江浙一帶發掘古文化遺跡,名為學術考察,實則公然盜寶,在這張照片上還可看到日軍持槍為盜寶者“保駕護航”,照片收錄在《江南踏查》報告中。
該報告書詳細地記錄了松本信廣、保坂三郎、西岡秀雄,于1938年5月從東京出發,到達南京后,在日軍的護衛下,調查劫掠了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古物保存所、六朝墓、西湖博物館,挖掘杭州附近古蕩石虎山遺址以及吳興錢山漾遺址等活動。
在日本旅居期間,陳文平收集了大量日本盜取中國文物的一手文獻,并一直希望通過這些文獻獲得這些被盜文物的信息,但這個愿望并不容易實現,“這些珍貴文物現都藏于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輕易不示人。”陳文平說。
被日展出或收藏 青銅書畫石佛成重災區
在日5年期間,陳文平格外留意各種中國文物展覽,有些文物展覽在銘牌處甚至公然介紹該文物是何時從中國何地獲得,甚有炫耀之意。如天龍山唐代菩薩像,就是山中商會1934年從天龍山盜賣給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記錄賣價七千日元,現成為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重器。除了各大博物館,一些企業家和大財團也是中國文物的收藏大戶,這一部分收藏很多都秘不示人。比如出光美術館,實際上是由出光集團創辦,創始人出光佐三,這個財團以石油生意起家,專門收藏中國古瓷器。
陳文平告訴記者,青銅器、書畫、瓷器、石佛是日本最愛收藏的門類,其中,大量中國唐宋期間的書畫被日本人掠走。“日本侵華期間,大量由日本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古隊、考察團在中國境內活動,通過各種方式掠奪中國文物。”
根據歷史資料,1928年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發掘旅大牧羊城遺址。20世30年代即九一八事變后,特別偽滿洲國建立后,日本帝國主義支持和資助的東亞考古學會開始發掘渤海遺址(主要是都城址),掠奪渤海文物。在日本的渤海熱之中,我國珍貴的渤海文物被其竊取盜運至日本的已有成千上萬件了。
“這14年,日軍對中國文化的掠奪和破壞,可謂是罄竹難書,而其中能夠明確記載的則少之又少。事隔幾十年后,我在日本調查某些收藏機構時,仍時見中國文物由何時何地劫來之標簽,令人痛心疾首。”陳文平說。
遺失文物清單360萬件 留下名錄僅剩15245件
為獲得中國流失日本文物的第一手資料,1999年7月,陳文平曾經專程遠赴北京,探訪當年赴日追索我國被劫文物的代表團專員王世襄先生。王世襄先生曾擔任故宮博物院、北京文物研究所研究員,是著名的文物專家。
根據王老回憶:“1946年春,清損會(即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秘書郭志嵩要他在北京編一本在日本的中國重要文物目錄。同時郭還提到正在醞釀今后派人赴日交涉賠償文物事宜。”調查登記結束后分類編成《戰時文物損失目錄》,共分字畫、碑帖、書籍、古物等8項,總計文物損失3607074件又1870箱,古跡741處。由于時間急促,加之公私收藏家及民眾對于文物損失的申報認識不足,申報并不踴躍,所以此統計數字未能盡括戰時實際的損失。然而,根據首部由中國學者編成的流入日本的中國文物目錄——《中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收錄甲午以后至1945年抗戰勝利前被日本劫奪的各類中國文物僅15245件。
據王老回憶,他和文物專家李濟等有關人員,抵達日本后多方尋覓,參觀日本公私博物館及文化研究所,與日本學者、收藏家談話,調查和掌握第一手證據。對掌握線索的重要被劫文物抓緊時間重點追查。追回了周口店出土的化石一批、南京“中央圖書館”南運香港轉藏馮平山圖書館的四庫全書等善本古籍35000余冊……但王世襄老人表示,索回的文物數量與實際被劫數量有天淵之別。即使與國內調查后有案可據的數字——被劫書籍300萬冊、重要文物15245件相比,索回的也相差甚巨。
處處設限
中國喪失追討機會
這次探訪王世襄老人,陳文平了解到很多戰后追索文物的珍貴史實,“中國代表團赴日是一次絕好的追索被劫文物的機會,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終于沒能如愿以償,只是追回很小一部分,這是十分遺憾的。”陳文平說,美國等國的政策,是造成中國追索被劫文物不能如期歸還的主要原因。
陳文平表示,誠如王世襄先生所指出,對歸還被劫文物的規定過于苛刻。在當時戰爭背景下,以我國國情而論,對每一被劫文物要求寫出名稱、尺寸、重量等,并要附有照片;對劫奪情況要寫出何處、何時,甚至要求寫出日軍番號等,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時,中國代表曾多次說明情況。然而總部堅持其規定,又不準中國直接向日本追究或調查,成為我國追回文物的障礙。”陳文平說。
此外,日本政府亦不積極配合,以種種理由進行搪塞。因此,僅靠幾位在日本的中國代表東奔西跑,很難完成任務。
進入1948年,國際形勢發生變化,美對日政策公開轉變為扶持日本。因此,美軍極力勸說其他國家放棄對日本索賠,包括公開反對以日本若干文物補償損害最重國家的提案。美國等國的政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造成二戰后被日本劫掠的大量中國文物不能回歸中國的嚴重后果。
陳文平介紹,關于文物歸還國際法上的先例在上個世紀就已出現。近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一個現代國際法的原則:任何因戰爭原因而被剝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歸還。這個原則已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而對于中國人民來說,先做好扎實基礎資料工作,掌握數據和出處,以何種方式流出,再從法律層面研究追索才是當務之急。”陳文平說。
編輯:陳佳
關鍵詞:被日掠奪文物 近200萬件珍品 索回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