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闖紅燈影響房貸”?別濫用個人征信
須明白的是,信用報告是用于評價一個人、一個企業的商業信用的,不是進行“無謂道德評價”的,更不應成為權力部門手中威棱難測的“大殺器”。
據報道,近日深圳市交警局正在與多家征信機構聯合建立深圳交通參與者征信體系,意將交通違法與個人信用貸款、買房等掛鉤,以此遏制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而事實上,一個月前深圳交管部門就高調宣布了“闖紅燈要記入征信系統,影響貸款”。
“闖紅燈影響房貸”?別濫用個人征信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一直明確,將信用管理納入新型的社會管理手段。但是,也要警惕,相關部門借機擴權,把方興未艾的征信弄成計劃經濟時代的“人事檔案”。
首先,“闖紅燈”能不能進入央行的征信系統中?至少,目前還不行。平時我們貸款,銀行查詢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個人信用報告;這個信用報告平臺,不是地方政府部門想輸入就可以輸入的。比如,以上海“地鐵逃票”要寫入信用記錄來說,那是2013年修訂的地方法規——《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的,但這個“污點記錄”并不能進入央行的個人信用報告中,只能進入上海地方的征信系統。
這次也只是深圳市交警局“與多家征信機構”的合作,“聽話聽聲,鑼鼓聽音”,真的“與個人信用貸款、買房等掛鉤”嗎?
其次,信用報告不是無所不包的“人事檔案”。以央行的個人信用報告來說,內容就相當簡潔,主要就是公民姓名、婚姻狀況(這個信息還不是從民政部門取得的,是公民自己報給銀行的),辦過哪些貸款、信用卡、有沒有做過擔保,連工作單位都沒有;其中也包括“公共記錄”,但僅包含最近5年內的欠稅記錄、法院民事判決記錄、強制執行記錄、行政處罰記錄、電信欠費記錄。而且其中的“行政處罰”一般是指稅務、工商等機關做出的、與經濟活動相關的罰款、吊銷執照的處罰。
所以,央行版的個人信用報告上明確說:“本報告僅包含可能影響您信用評價的主要信息”。至于,闖紅燈等微小行政處罰,這是人人都可能的行政違法,不足以影響對一個人的信用評價,央行就一直沒有收錄這些信息;即便央行愿意收錄,辦理貸款的商業銀行首先考慮的也是金融風險,誰會把闖紅燈作為拒貸理由呢?
須明白的是,信用報告是用于評價一個人、一個企業的商業信用的,不是進行“無謂道德評價”的,更不應成為權力部門手中威棱難測的“大殺器”。不應該將其濫用,更不應該將其“妖魔化”。比如,有人渲染“信用污點會影響一輩子”,其實信用報告里面的污點只保留最近五年的。
總之,在全社會都在談信用管理時,不應該“歪樓”。信用記錄,首先是公民的經濟信息,也是現代社會的管理手段,但絕不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人事檔案”的借尸還魂。信用管理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之上;公權力機關不能“有權就任性”,在沒有法律授權的情況下,任意祭出這個“大殺器”,將嚴肅的信用管理,變為單向的“威嚇”。
相信隨著中國信用制度的日益完善,中國版的《公平信用法》也將出臺,阻止一些機關“任意”把主管的業務內容寫進信用報告的沖動。
□玉素(法律工作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闖紅燈影響房貸” 信用報告 商業信用 信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