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秘密花園》之后手抄本火了
手抄本最黃金的時期大約在10到14世紀,地域多集中在歐洲,最多的模本在法國、荷蘭一帶
礦物顏料
每晚睡前的三小時是緲沨最沉靜的時候。燈下,用貝殼乘好礦物顏料,執起羽毛筆,攤開紙,對照中世紀手抄古籍的作品開始臨摹。隨著《秘密花園》等填色書風靡一時,緲沨這個與繪畫緊密相關的愛好似乎也讓人眼前一亮。
近日,她一篇介紹臨摹古代手抄本的帖子被十幾個微信公眾號轉載。許多人感嘆這種繪畫的玩法難度太大,精細的繪畫與填色極其費眼力,優質的礦物顏料價格昂貴,更需要極大的細心與耐心才能堅持做完一幅像樣的作品,經常幾個月才能完成一幅作品。
“手抄本是一門很精細的藝術,在書頁的尺幅中盡一切所能裝飾,從美感上來說,應該沒人不會驚嘆它的藝術性。”緲沨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說道。2010年,她在上海博物館看了一個紀念利瑪竇逝世400周年的展覽,展品中有一本彌撒經書。那是她第一次看到手抄本的原裝古籍,歷經幾個世紀,色彩依舊鮮艷, “當時覺得真正的歷史就隔著玻璃和我面對面,很感動。”緲沨說。
那種觸動讓她有了把古老藝術親手重新呈現的想法。2012年,她建立了“手抄本繪畫的藝術”的豆瓣小站,專用于收集整理相關的訊息,沒想到吸引了過萬人關注。“對于這門自印刷術普及后就急速衰微的藝術,我所能接觸到的資源是無法系統地教授我應該如何來繪制一幅手抄本的。”緲沨說,“只能在自行查閱相關資料后,無數次對各種材料進行嘗試、更替和升級中反復修正。”
精細的抄本繪畫與填色極其費眼力,優質的礦物顏料也價格昂貴
中世紀的手抄本主要以《圣經》故事為題材
寫4個字母蘸一次墨,一頁消耗二三十克顏料
緲沨那一桌文具,樣樣都是古風,她堅持用最原始的物質和工具來重現古代的藝術:顏料用礦物巖彩,自己研磨調和;色盤要用貝殼;寫畫時,堅持用親手制作的羽毛筆。
遵循古人的寫畫方式可不是件省心的事,單是上顏料就燒錢又費時。礦物顏料為礦石的粉末狀,使用的時候需要添加專用的膠液在小缽中研磨成液態狀才能使用。那顏色因也不同等級差別很大,一克至少需要五元,每一頁都要繁復上色,一頁作品就要消耗20到30克顏料。
羽毛筆的使用也不方便,“平均4個字母蘸一次墨,可見過去的抄本制作是多么花費人工和財力的一件工程。”緲沨感嘆。然而,她并沒有因為繁瑣而放棄追求更極致的呈現手法,在她看來,“礦物顏料穩定性好,非常鮮艷。尤其是純度高的藍色,燈光下看就跟寶石一樣,太漂亮了。”
緲沨通常選取的手抄本是最盛期時期的作品。“中世紀早期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是手抄本集中誕生的年代,但是最黃金的時期大約在10到14世紀。地域多集中在歐洲,最多的模本在法國、荷蘭一帶,主要以《圣經》故事為題材。”緲沨說。
“但手抄本在國內的相關領域幾乎是空白,當年修讀世界美術史研究,我寫論文的時候,能找到的中文資料參考都是極其有限的,一般來說手抄本只會作為中世紀美術中一個小小的分支附帶提一下。”為了了解原版古籍,緲沨通過各大圖書館尋找書籍資料,在網上盡可能地購買原版書,委托國外的好友輾轉寄回一些。“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等都有海量珍貴的抄本文獻,他們已經將藏品進行了數字化處理,放在網站上。”
制作手抄本所需的文具
“和抄經一樣,是件修心的事”
1390年的《圣母子》畫像是緲沨的第一幅古代手抄本臨摹作品。一襲藍裙的圣母懷抱圣子,在金色背景的烘托下,端莊優雅,背景中黃與紅的花紋交織出了古典風的細膩精致。
對于這幅看起來已經很精致的作品,緲沨談到臨摹中存在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沒有具體的書籍系統指導,只能自己一步步嘗試。“當時我還只會用丙烯顏料,那種顏料的特征是快干,覆蓋力強,但是顏色純度不高,畫出來的效果比較暗沉,不出彩。”在此之后,緲沨開始嘗試礦物顏料。
事實上,礦物顏料雖美麗,但把粉末在紙面上涂均勻是制作過程中難度最大的環節。精細切割的每個色塊都很小,有的寬度不足一毫米。而色塊之間可能有顏色漸變的關系,因此不能平涂帶過。每個區域都要反復鋪色兩三遍,每一層礦物色必須等待前一層完全干透后再疊加。
剛開始研究時,作品的進展比緲沨想象的要緩慢得多,僅一片葉子就有三層不同的深淺度,并且藤蔓的顏色也不是單一的,得先用藍色鋪一層底色,再用白色上第二層亮部。沒有一個細節是能夠一次性完成的。
緲沨說,每天畫完,都感到眼睛和頸椎不適,必須要有極大的耐心才能完成整幅作品。而之后,貼金和用礦物色的金粉做裝飾過程同樣精細繁復。因此,畫了三年,緲沨也只有十幾幅作品。
也就是在一邊追求精細,一邊試驗的過程中,緲沨得以不斷修正和積累經驗技巧。連裝顏料的最佳容器都是在過程中發現的。“幾經實驗才明白,畫抄本時顏料的最佳容器是蛤蜊殼,需要極薄的口沿捋順最小號筆尖的含水量。”
在不斷積累了臨摹經驗后,緲沨自去年起開始嘗試自行設計手抄本。“中古時期,人們還只是簡單地表達,沒有有過多裝飾。但我會在里面加入更有裝飾性的細節,比如衣服花紋的走向就可以按自己設計的來,許多細節可以自己發揮,很有成就感。”緲沨說。
去年底完成的一幅O lumen Ecclesiae,是她自行設計的第一幅抄本,描繪了三位道明會修士歌唱圣詠的場景,裝飾和細節都是她在翻閱大量資料后設計布局的。如今這幅作品被委托轉贈給美國加州奧克蘭道明會的阿爾伯特修道院,為后者收藏,這也是緲沨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畫手抄可以讓人靜如止水地階段性完成該做的事情,就和抄經一樣,是件修心的事。”緲沨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手抄本 羽毛筆 貝殼 礦物顏料 《秘密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