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西藏貴族莊園農奴的時代“跨越”
原標題:通訊:西藏貴族莊園農奴的時代“跨越”
中新社日喀則8月13日電 題:西藏貴族莊園農奴的時代“跨越”
作者 楊喆
“從農奴到現在就像一步巨大的跨越,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西藏日喀則江孜縣73歲的丹增老人曾為奴17載,那是他青少年時代無法抹除的記憶。撫今追昔,做了自己主人的老人說,憑借一家人的雙手,生活會越來越好。
從西藏江孜縣城向西南約4公里,便可看到占地廣闊的帕拉莊園。夏日午后,丹增老人常在莊園外的路旁閑逛,瞇起眼睛,悠閑地曬著太陽。偶爾和人攀談起,他指指莊園的房屋說,幾十年前他便是住在這莊園對面,以一個農奴的身份。
帕拉莊園位于江孜縣江熱鄉班久倫布村,是西藏大貴族帕拉家族的主莊園,占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三層樓的主體建筑中雕梁畫棟、富麗堂皇。與它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位于對面的朗生院,那曾是農奴們居住之處。
丹增出生即為農奴,與父母一同住在這里。西藏民主改革前,14戶農奴共60多名奴隸擠在這個面積僅150平方米的院子中,里面的土屋低矮、陰暗、潮濕。童年時的丹增,白天為莊園放羊,夜里便和其他農奴擠在一起居住。
1959年前的舊西藏,農奴和奴隸被規定只能固定在所屬領主的莊園土地上,不得擅自離開。如《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白皮書所言,其時,占西藏95%的農奴和奴隸一無所有,處境悲慘,毫無人權可言。
“早上7點左右出發到外面放羊,直到9點左右才回來。”丹增回憶說,一天干活十分辛苦,卻只有兩頓飯,無肉無菜,十分清淡,只能維持活著,好給奴隸主賣命,放羊時稍有閃失,挨打便是家常便飯。回想起自己和兄弟父母被打的往事,老人眼圈泛紅,久久無言。
丹增是家中最大的孩子,父母餓肚子省下的一點糌粑(藏族傳統食品),他更多地讓給家里別的孩子。他回憶說,如今狗和牲畜不吃的東西他以前都吃過。“餓的時候,山上那些說不上名字的草,我抓起來便吃。”
舊西藏明確將人分成三等九級,身處最底層的丹增,幾乎沒有見到過莊園中的貴族,更無法踏入莊園,終日重復著繁重的勞動。直至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一舉結束了延續幾百年的封建農奴制,丹增等農奴們的命運由此改變。
“當時村里開過會,家家戶戶都分到了田地和牲畜。”丹增說,從前放再多的羊也都不是自己的,直到那時才開始覺得有些東西屬于自己。此后,他成立家庭,妻子也是曾經莊園里的農奴。
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在改革開放、中央援藏工作等的推動下,丹增一家的生活同整個西藏發展一起蒸蒸日上。如今,丹增兩個兒子一同照看30畝農田,放養牲畜,一家人住在300平方米的房間里,利用各類科技產品,方便自己的生活。
據統計,2014年,西藏人均壽命達68.2歲,比1965年的35.5歲提高了0.9倍;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359元人民幣,比1965年的108元增長了67.1倍。自治區成立50年來,曾經的農奴們,用丹增老人的話說,是過上了曾經貴族一樣的生活。
時過境遷,如今的帕拉莊園四周,建起座座新居,新居的主人不少同丹增老人一樣,是當年帕拉莊園中的農奴。
如今,丹增老人的生活不乏閑適,每天早上太陽出來他才起床,打掃自己的佛堂,如家人需要便去幫幫忙;午飯后,在村中散步、轉經;傍晚回到家時,飯已做好,全家聊天,困了便入眠。
丹增老人說,家中活計少的季節,只要身體允許,他還會到拉薩、山南、阿里等地的寺廟朝拜,轉山、轉湖。(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西藏 貴族莊園 農奴 時代“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