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周汝昌文獻展看點——

顧二娘翔鸞硯

2015年08月03日 09:59 | 作者:周倫玲 |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B20150803003-zx10

周汝昌題詩

 

  日前,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舉辦了紀念周汝昌逝世三周年座談會與文獻展。文獻展置于樂道堂,其中央的玻璃展柜中,一方“顧二娘翔鸞硯”引起了觀者的極大注意,也勾起了文人情趣的一段佳話。

 

  1952年4月,在燕京大學讀書的周汝昌還未等到畢業就被四川大學聘去做講師。一年后,他對那里的工作生活漸漸習慣,也偶然逛逛故物肆,頗留意舊硯。那時正值土改之后不久,古董略聚于市,然而他見到的端硯不下數十方,想求其石佳而工良者,殊不可得。1953年冬日的一天,周汝昌去逛玉龍街古物店,發現在一家店里的塵封中壓于最下處有一巨檀匣,厚二寸,打開一看驚呆了。

 

  這是一方端硯,硯面雕為一大鳳頭,兩翼圍抱硯池,而鳳身直連硯背,氣象宏偉不凡。池上大鳳,回頸覆翼,云靄靄承于下。一目正當巨眼為之,大如鵝眼錢,微橢而正,青暈可愛。目外有黑眶一周,眼珠居中,眸子復在內,上有硃翳衣點,顧盼欲活。石色青蒼,有青花魚腦凍胭脂冰裂紋暈,極細潤。刀工古雅渾樸中見工致華美,無一絲俗態。

 

  硯底比硯面豐富,作風字形,有漢隸書銘文:“承家翰墨,報國文章,振鳳毛于池上,俾沐浴乎古香。”后有楷書志云:“硯為吳門顧二娘所制也。感其工之精、思之深,揮灑之下,宛如鳳舞鸞翔于毫楮間耳。因銘并志。丙午中秋,真意道人。”小印二字曰月溪,前有一章曰大雅,書法高古。

 

  周汝昌驚為神品,信為三百年舊物,遂以賤值收之,以為在成都市上,驪珠已為自己探得,此外不足觀矣,遂旦夕摩挲,喜不自言。

 

B20150803005-zx10

翔鸞硯

 

  顧二娘姓鄒氏,名青娘,清康熙人,適吳郡顧道人德麟子,道人工琢硯,凡出其手,無論端溪龍尾精工鐫鑿者,即蠖邨常石,隨意鏤刻,亦必有致,自然古雅名重于世。道人子早世,青娘遂世其藝,傳能以鞵尖辨石優劣,人以此稱顧小腳,非西洞老坑佳石,不肯奏刀,嘗與人講論曰:硯系一石,琢來必圓活而肥潤,方見鐫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來面目,琢磨何為?可見其器識。名重過乃翁,當時實無其匹,以夫早亡,無子,螟蛉二人,皆得真傳。惜其一亦夭,存者名公望,號仲呂,則二娘母家侄過房冒姓者。公望卒亦無后,二娘之藝,遂成廣陵散矣。

 

  可是此硯落款為“真意道人”,印章曰“月溪”者,到底又為何人舊藏珍品呢?周汝昌下了一番功夫,終于發現了實證:查得康熙時福建世家許遇的別號正是月溪與真意道人。許遇字不棄,一字真意,號花農,又號月溪,順治間貢生,詩文書畫名家,詩人如王漁洋等多有題贈他的篇什……周汝昌對這一發現意外興奮,于是遍考諸書竟錄成三個小折子,資料甚富,他的四哥周祜昌讀了,十分得味,說這種“小考證”比大論文難得。

 

  康、雍年間有位著名藏硯家黃莘田,曾請顧二娘制過硯,他題過這樣一首詩:

 

  古款遺凹積墨香,纖纖女手帶干將。誰傾幾滴梨花雨,一灑泉臺顧二娘。

 

  周汝昌隨即作了一首“顧硯歌”以詠其硯,又仿黃莘田體制小絕句以寫之,句云:

 

  紫鳳青鸞認未詳,威儀棣棣攬容光。良工托意誰能識,想象風神顧二娘。休說金針刺鳳皇,偏能石上繡鴛鴦。美人香草風流遠,不見吳門顧二娘。華美能從古雅見,更教瘦硬化腴良。無窮藝事含生意,一論長思顧二娘。金筆隨身掛兩當,管中機巧墨源長。更誰研取松煙寫,寂寞前朝顧二娘。

 

  興奮之余,周汝昌馬上給老師顧隨先生寫了一封長信,詳敘了得硯經過并附上自己的“長歌”與四首絕句。其時,顧隨先生正設法調弟子周汝昌到自己供職的天津師院。1954年3月12日老師回信說:“……兩奉手書,第一書說得硯并附詩。硯是吾家人所制,而漁人坐享已屬可氣,姑念紅粉贈與佳人,援物得其主之定律,卅拄杖子今且饒過;第二書說來津毫無把握,不獨可氣,且復可恨;而又有長歌紀得硯事,一之為甚,豈可再乎?玉言何其昧于‘貪人之前不可炫寶’之誡耶?”老師幽默詼諧之態令人捧腹。

 

  3月14日顧隨再來信:“大作得硯詩、包括絕句與長歌而言,修辭之考究,謀篇之細密,不特與眾不同,且與魚兄往日不同,此其可喜,夫何待說?然而細一按之,情趣有之,崇高尚遠。至于遠大之理想,將于何見之?然此是述堂所定標尺,不妨撂過一邊,而且大可不必理會。以風格求之,尚在宋人以下,只是元明高手名士之制作。或竟超高元明,然決不能闖入兩宋。此亦且不談。大作假若不署名,不紀歲月,述堂初未見其為一九五四年新中國詩人的作品也。‘一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最要不得,所以者何?非風流故。魚兄于此,尊意云何?”

 

  周汝昌接信,見顧師書來頗艷其硯,即時采其語并引其意作二絕句寄上:

 

  硯是君家人手制,漁兒坐享有前緣。文章二陸誰能許,絕憶吳中顧彥先。眼高于頂向誰參,膜拜清河意獨甘。譜牒若存遷地望,定從江北溯江南。

 

  一日清晨睡眼惺忪中,周汝昌又吟出一律,再題顧二娘硯,曰:

 

  一樣藤香映敝廬,山家緣結紫琳腴。割云玉指春涼透,蹴水纖弓碧藻敷。座上看人青鳳眼,江干得寶老驪珠。

 

  憑君認取胭紅漬,也似風流證夢無。

 

  幾天后,周汝昌寄給他的四哥祜昌一首絕句:

 

  纖纖玉指割春涼,粉印先尋顧二娘。不道圍爐擁雪夜,寫梅更染許家香。

 

  四哥祜昌接信后,也作二絕句以為回報:

 

  萬里乘風石墨香,小箋傳影鳳鸞翔。奇緣合入端溪史,佳制忽逢顧二娘。隔代藤花一樣香,青松大幅墨緣長。更從手澤沾風韻,巨硯高標顧二娘。

 

  更有意思的是,周祜昌還以此韻且采《紅樓夢》中被棄石頭之典作了“自詠”一首,詩曰:

 

  散漫無材石一方,不堪世用自悲涼。欲從瘦硬添腴潤,未有吳門顧二娘。

 

  彼時,藏硯賞玩是文人之雅興。一天,川大教授梁仲華先生來訪,他告訴周汝昌說,自己舊藏顧二娘圓硯二規,形制相同,置一盒中,一為友人攜去,一以贈黃少荃教授女史矣。周汝昌忙詢其詳細,果與書目記錄正相符合,可惜黃硯已攜往南充,自己為不能目驗之而深感遺憾。

 

  凌道新和周汝昌是南開中學、燕京大學的兩度同窗,周汝昌由京入蜀,他們再度在錦城相遇,真是他鄉故知之遇,欣喜意外。從此,浣花溪水,少陵草堂,武侯祠廟,薛濤井墓,都是他倆偕游之地、倡和之題。周汝昌允諾贈與凌弟道新一小硯,凌即來詩先謝,詩云:

 

  書道相貽硯一方,感君情意喜能狂。酬詩難敵元才子,琢石容猜顧二娘。悵望林巒空待鶴,漫經滄海幾生桑。從知斷帖摩挲事,日日臨池到夕陽。

 

  1954年4月,周汝昌得到人民文學出版社聶紺弩先生致賞之心,邀他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去工作。凌道新知周汝昌將去川北返,至于下淚,并有贈別四律,其第二首道盡周汝昌之心思,詩云:

 

  京蜀幾番共夕陽,如今聚散獨殊上。歸心頃刻能千里,別夢累年滯一方。妻子頻歡新喚語,詩書漫卷舊行藏。三年策衛緣何事,結識前朝顧二娘。

 

  即將告別川大,饒孟侃教授來看望,周汝昌出示二娘硯,子離先生一見大為驚賞,謂為絕品,墨池彩蓋朝霧象,是也!周汝昌遂再名之曰“顧二娘制云霞出海曙胭脂鳳硯”,自嘆入蜀二年,唯得此物為不虛耳。

 

  四川大學名教授繆鉞先生見到顧二娘翔鸞硯后,許為上品,并題一絕,亦用二娘結句體,云:

 

  荒肆搜尋硯一方,昂頭俊眼鳳如翔。人間絕藝多零落,誰識前朝顧二娘。

 

  這方硯,周汝昌一直記掛于心上。

 

  1975年徐邦達先生為故宮女裱畫師作《南鄉子》,周汝昌與張伯駒先生亦數次與之唱和。在二疊中,周汝昌由贊美女裱畫師而筆鋒突然一轉,非常自然地與顧二娘翔鸞硯聯系起來,再度流露出其對二娘硯的喜愛與念念不忘,詞曰:

 

  綾弱襯縑強,金斗銀刀熨貼裝。不翦嫁裳裁界式,琳瑯。錦軸新香溢古香。

 

  檀幾引堂皇。紫鳳天吳豈錯傷,妙筆更憐添巧墨,難雙。小硯偏鐫顧二娘。

 

  顧二娘翔鸞硯之石眼是后嵌的,有人即說那非石所原有,意思是不值錢了。然周汝昌老友文物專家史樹青先生看見許遇大硯,頗能見賞,表示裝嵌鳳眼其實都是如此。而周汝昌老同人民文學出版社周紹良先生見了卻也認定這是真的,說硯面雖為店賈磨新了,未見宿墨,硯包則“包漿”很厚,即是明證,起碼夠清初年份。

 

  據稱顧二娘制硯不過百方,如今已鳳毛麟角。周汝昌收藏的這方顧二娘翔鸞硯,實已成為珍品矣。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顧二娘 翔鸞硯 紀念周汝昌逝世三周年 周汝昌文獻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