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文化部回應魯迅文學獎賄選門:一旦查實嚴肅處理
原標題:文化部回應魯迅文學獎賄選門:一旦查實嚴肅處理
隨著“陜西省作協副主席閻安被指用文物行賄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而獲魯迅文學獎”的消息在網上發酵,陜西文壇乃至全社會都對這一尚待證實的事件予以關注。
是賄選還是互贈禮物?
閻、高二人未接受采訪,但7月4日23時許,中國作協官方網站中國作家網在首頁發布了兩則消息。
其中題為“中國作協表示:文學評獎堅持公平公正,正對有關反映進行調查了解”的消息稱,“中國作協始終堅持文學評獎的公平公正……對于近日對有關高洪波和閻安的反映,中國作協高度重視,正在進行認真的調查了解”。
文中,中國作協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中國作協近年來對評獎條例、評獎方法、監督程序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改進,以不斷增強評獎的公開透明與公平公正,維護和提高評獎的公信力。
該網首頁另一則“高洪波閻安分別對網上有關反映作出回應”的消息中寫道:閻安說,“2014年春,我去北京出差,去中國作協拜訪高老師。為感謝之前他給我的詩集撰寫評論,我帶了小米、綠豆和裝有40枚古銅錢的匣子贈送高老師”,“高老師回送了我兩枚印章和一幅他本人的書法作品。2014年第六屆魯迅文學獎頒獎之際,高老師在頒獎現場塞給我一個手提袋,吩咐我一定收好。我回酒店以后才發現原來是我送他的所有古銅錢,里面還有一張他寫的便條”。
閻安表示,“不知道私人信件怎么會到了他人之手;我愿意接受組織調查”。
另據高洪波表示,“我給陜西詩人閻安的退禮信屬實,所退禮物為古錢幣一匣,時間為閻安來北京領取魯迅文學獎的當天晚上。因諸多人在場,恐不方便當面退禮,匆匆寫一便條”。高洪波表示,他與閻安相識多年,“多年的詩友,他來辦公室坐坐,走時留下一包土特產,內中有這匣古錢幣”,“我不好意思當面拒絕,回贈了幾件小禮物及書法作品便分手了。”他說,信是在退還這匣古錢幣時寫的,“沒想到私信被公開”。
高洪波強調:“有的媒體報道稱我承認存在賄選,并說閻安現在已經無地自容了,這完全是編造的,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7月5日上午,陜西省作協官網“陜西作家網”上也發表《陜西省作家協會關于作協副主席遭舉報的回應》。該回應指出:“陜西省作協十分重視,專門就此向當事人進行了調查了解”。
這份陜西作協的回應中寫道:“據閻安本人講,他聽人說,古銅錢這東西雖不值錢,但有很高的書法價值……現在網上說他給高主席送了‘一級文物’,完全不是事實。他愿意接受組織的一切調查,并表示,由此給高洪波副主席帶來的傷害他深感內疚。”
陜西文壇幾代人塑造的形象遭沖擊
為回答諸多網友提出的“閻安賄選門有著怎樣的背景,閻安其人在陜西文壇的口碑如何”等問題,中國青年報記者先后采訪多位陜西作家。
有知情人透露,作家、詩人互贈禮物本是雅事,司空見慣。許多作家平時均互相禮贈,無可厚非。也有人認為,盡管閻安稱自己送禮只出于“日常的感謝”,但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于2014年2月啟動評選,作為參評作家、詩人的閻安在“2014年春”,以禮相贈身為魯獎詩歌評委的高洪波,這一事實難以避嫌。而網上曝出的高洪波退禮信中也寫道,“這套東西你說比較貴重,且當時勉強留下,只為安你的心”。有許多作家認為,高洪波副主席素有君子之風,為人高風亮節,在文壇有很好的口碑。
“這個事件把陜西文壇幾代人塑造的形象毀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陜西老作家表示,“曾幾何時,‘文學陜軍’的形象是多么光亮堂正,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他們都是在用生命寫作、用作品說話。而近年來,陜西文壇變了,依附權貴、任人唯親,這在陜西作家中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是‘皇帝的新衣’。”
耐人尋味的是,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的陜西作家無一例外要求匿名。一位作家告訴記者:“我們不方便公開說話,怕打擊報復。”
另一位陜西作家表示,“賄選門”的發酵超出了他的預期,因為幾天前該信剛被曝出時,相關帖子一度被陸續刪除,“很多人都以為這件事會被‘息事寧人’”。他表示,這并非沒有先例。去年,陜西省另一位獲魯獎的作家曾在網上被質疑作品有“幾十處硬傷”,但作家本人和有關部門卻一聲不吭,最終再無下文,“我們不想眼睜睜看著陜西文壇這艘大船沉沒,除瘡去癰,陜西文壇才能充滿希望”。
評獎過程夾雜大量非文學、非公正的因素
在多位曾與閻安共事的作家看來,閻安有敦厚樸實的一面,也是一個在人情禮數上非常周到細心的人,其辦公室內醒目位置擺了不少“與領導的合影”。
據了解,2010年年初,原任延安市文聯主辦刊物《延安文學》總編輯的閻安,調任陜西省作協機關刊物《延河》執行主編。2011年7月,陜西省作協中層以上領導均收到一封寄自延安的舉報閻安的匿名信,信中指出閻安“用錢開路,鬼推磨般進入省作協大院抓到實權”。信中甚至還提到其“籍貫根據需要不斷更改”,甚至反映他有虛改年齡等問題。但多名陜西作家告訴記者,這封舉報信未影響到閻安,風波也不了了之。
有陜西知情作家告訴記者,閻安在執掌《延河》后不久,把《延河》的原班人馬閑置不用,大批老編輯被邊緣化,“沒有工作可干”;同時,閻安重新招聘了一批年輕人,“這些年輕人并無編輯資格和相關職稱”。
記者想就此未經證實的內容聽聽閻安本人的解釋,但遺憾的是他的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一名陜西作家對記者說:“我作為《延河》的資深編輯,卻常年不能參與編稿。”他表示,《延河》作為一本具有光榮歷史傳統的雜志,其使命是堅持嚴謹、高標準的文學要求,不斷發現和培養陜西文學的新力量;幾代老編輯“只看文面,不看人面,不看錢面”。但現在,《延河》的風氣被帶壞了。另一位《延河》職工透露,“閻安上任以來,很少召開編前會、編務會,《延河》雜志的運行他自己說了算”。
另據透露,雖然過去《延河》經費略緊張,但從不拖欠作家稿費。但2013年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與《延河》雜志簽署了文化戰略合作協議,并每年撥付約160萬元支持《延河》運營之后,《延河》作者稿費反而有拖欠情況。
有作家在采訪中認為,《延河》的風氣變化,與此次“魯獎賄選風波”,表面看似無關,實則互為因果。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事件爆出,是偶然更是必然。一位陜西作家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坦率地講,多年來,包括魯獎在內的多個官方文藝獎項公信力低,屢被詬病。為什么?因為評獎過程中夾雜著大量非文學、非道德、非公正的因素,沒有用真正的文學標準看待作品。”
陜西作協某作家這樣告訴記者:“目前陜西文壇歪風收斂是事實,但歪風繼續也是事實,無非是更加隱蔽而已。”
不過,也有作家認為,閻安厚道,不擅言辭,其詩作雄渾厚重、獨樹一幟。或許有時工作作風霸道,但不能因為一兩句貶損就全部否定他的文學成就。
今年2月,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和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文化部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安排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指出,對在“文藝評獎評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要確保把每一個問題都整改到位”。
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諸迪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5月,文化部黨組發布了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明確指出,除大幅壓縮全國性文藝評獎外,要進一步嚴肅評獎紀律,堅決杜絕各種不正之風。”
諸迪強調:“問題一旦查實,我們會嚴肅處理。”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文化部 魯迅文學獎賄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