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委員坦陳問題 部門積極回應
青島市政協協商座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小記
在青島市政協近日舉行的雙月協商座談會上,圍繞“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主題,委員專家坦陳問題,政府官員直接回應,一時形成各方觀點交鋒、思想碰撞的熱烈場面。
每年6月,伴隨著中考和中小學校招生工作的開展,“就近入學還是擇校?”成為不少家庭糾結的問題,而“教育均衡”話題也像青島的天氣一樣逐步升溫。此次,青島市政協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主題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為探討并合理解決這個社會熱點問題集思廣益,凝聚共識。
據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鄧云鋒介紹,近年來全市堅持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擺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城鄉統籌治理、全力扶弱擴優、全域一體發展的原則,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全市綜合差異系數小學為0.3,初中為0.25,遠優于國家0.65和0.55的驗收標準,教育公平指數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4位。但是,他也坦言,部分熱點學校存在大班額現象,以及城鄉間、區域間、校際間義務教育發展仍有不小差距。
“均衡保障就近入學,平等消除重點擇校”,王夕源委員提出,青島東西部學校布局嚴重不均衡,這導致了部分學生不能就近入學和擇校。比如在西部老城區,每平方公里就有2-3所公立學校,而中東部自嘉峪關路小學至麥島小學直線距離7.4公里,面積約6平方公里之內,卻沒有一所學校。應邀參加會議的市北區教育局局長柴清林也提出,該區的浮山后區域自2003年寧安路小學建成使用至今12年,再沒建一所小學,而同期人口已從10萬增加到30余萬。
農村義務教育比重占全國80%以上,而縣及其以下財政所占國家財政份額僅為20%左右。來自萊西市的王志超委員認為這實屬“小馬拉大車”,他為農村教育積極呼吁,建議市政府采取“逆向普及”的方式,即首先從經濟落后的地方開始,通過“補償性”政策來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完善農村教師準入退出機制”;“結合‘縣管校聘’試點促進教師流動,使全區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人’轉變”;“在城鄉之間、薄弱學校和名校之間建立起切實可行的人員流動制度”……與會委員、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界專家還就影響教育均衡的重要因素———教師隊伍建設各抒己見。
為什么農村教育投資不能再增加?浮山后區域規劃的學校為什么沒建?學校老師為什么不能實施績效工資?生源不均衡問題怎么解決……“請參加會議的相關部門直接回應委員們提出的這幾個問題!”聽完委員和專家們的發言后,青島市副市長王廣正現場“點將”,逐一“追問”有關部門的落實舉措。
“對于加大平度、萊西市的教育投入,我們回去進行專題研究,盡快給出答復。”“浮山后區域的學校有規劃但沒建設,下一步我們將與建設、教育等部門研究推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推了很多年了,下面沒實施,我們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今后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市財政局、規劃局、人社局、教育局等職能部門有關負責人回應并表態。
“委員們是代表相關屆別的群眾在提建議”,王廣正要求有關部門對委員的意見認真思考,改進工作。
“義務教育資源配置貴在均衡,也難在均衡”,青島市政協主席張少軍認為,實現均衡配置,必須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舉措,建立和完善相關長效機制。他希望廣大政協委員繼續為提高全市中小學教育資源配置和發展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獻計出力。
編輯:薛鑫
關鍵詞:青島市政協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農村教師準入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