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長三角創新轉型卻添“新堵”
支持政策需要協同,市場機制要真正引入科技創新之中
編者按 4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依然將分析經濟形勢作為會議主要議題。會議指出,“一季度經濟增長與預期目標相符”,但“經濟運行走勢分化,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同時,“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逐步深化”,“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形成之中”。
事實上,一方面多地經濟持續面臨下滑壓力,傳統產業尤其是產能過剩產業持續低迷;另一方面,一些新產業、新業態快速崛起。這顯示出,中國經濟已然處于新舊產業轉換的陣痛期。在此期間,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各自呈現怎樣的狀態?又遇到了哪些問題?對此,《經濟參考報》將推出東中西看經濟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作為經濟前沿陣地的長三角地區,今年以來的經濟形勢并沒有想象中樂觀。一方面,中小企業受困于經營成本上升、外部需求疲弱,頹勢依舊。另一方面,珠三角等地頻現制造型外企撤離,給長三角也敲響了警鐘。依靠科技創新,成為長三角轉型發展的新選擇。然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市場機制不暢,人才流失嚴重,卻給長三角的轉型之路添了“新堵”。
需求疲弱成本高企 中小企業頹勢難掩
記者在長三角地區采訪了解到,一季度制造業穩中趨升,但尚未完全企穩。尤其需要關注的是,大型企業表現穩定,但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依然較大,國內外市場需求仍偏弱。
位于浙江的安吉綠洲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業務員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開年以來訂單情況很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歐元對美元貶值太多。“近期,美元不斷升值,我們和國外客戶都用美元結算,所以客戶報價普遍下降,讓微利經營的貿易難度更大。”
嘉興耐奧富琳鎢珍廚具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相得說,就我們公司一季度的情況來看,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了一半以上,情況相當不樂觀。主要原因一是人工上漲,二是歐洲等整體經濟形勢較差。對于下半年的情況,現在還不好說,但我們持比較不樂觀的態度。
而以中小企業為主要調查對象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數據顯示,3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49.6%,雖高于預期值49.3%,但仍處于榮枯線下方,且該數據為三個月來最低。針對中小企業的狀況,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認為,內需疲軟仍是主因,而出口訂單則顯示外需復蘇仍不樂觀。
一些中小企業反映,一方面隨著歐元、日元加快貶值,在國際市場上接單十分困難。另一方面,企業成本壓力仍然較大,尤為突出的是勞動力、資金、物流等成本較高,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外資撤離風險屢現 需警惕“產業空心化”
我國制造業成本上升、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國際引資競爭日趨激烈等因素,給吸收外資也帶來挑戰,部分地區出現外資撤離現象。《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大規模的外資撤離目前在長三角地區并不明顯,但仍值得警惕,避免外資撤離帶來的產業空心化及就業壓力等連鎖反應。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美國、日本、東盟對華投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14年期間,美國對華投資同比減少20.6%,來自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投資減少23.8%,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額同比下滑38.8%,歐盟28國對華投資同比下降5.3%。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來自湯森路透的調查顯示,去年外商直接投資流入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及越南的總金額,達到歷史新高的1280億美元,超越我國同期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195.6億美元。
外資撤離現象仍在延續。今年以來,日本知名鐘表企業西鐵城在華生產基地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微軟計劃關停諾基亞東莞工廠和北京工廠,并加速將生產設備運往越南工廠。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鞋類產品出口的數量與金額皆出現大幅下滑,大部分工廠都外遷至了東南亞地區。
凱投宏觀亞洲經濟學家丹·馬丁分析認為,這一輪外資撤離一方面同金融危機后的外部市場需求萎縮有關,導致很多出口加工型外企撤離;另一方面,與我國經濟中的一些深層結構因素有關,我國薪資顯著增長,導致低端制造商來到東南亞尋求低成本制造地。
對此,專家警示,需要高度重視制造型外企外遷帶來的產業空心化趨勢及就業壓力。
首先,在低端制造業轉移出去的同時,我國的制造業尚未出現同步升級、產業技術水平和附加值的同步上升,或導致我國實體經濟、制造業出現空心化。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賀軍認為,我國并不是制造業嚴重過剩,而是中端制造業環節明顯不足,必須通過加速提升產業轉型以消除勞動力成本上升帶來的沖擊。
其次,制造型外企外遷現象頻現,或給國內就業帶來壓力。上海外服人力資源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湘軍認為,制造型外企退出導致我國生產性企業減少,給就業帶來壓力,且這部分勞動力很難被新增的第三產業外商投資所吸納。當前長三角地區等沿海制造業特別是外資企業發展遇到瓶頸,固然需要轉型升級,但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宜將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夜之間全部淘汰,不適合在沿海發展的企業可以考慮朝向中西部推進。
經濟學人智庫最新發布的《中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分析》顯示,隨著我國勞動力供給數量減少、最低工資標準提高、職工工資協商能力提升,未來6年全國的年收入平均增速將維持在12%左右。報告預計,我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在2019年分別達到越南勞動力成本的177%及印度的218%,意味著單憑勞動成本競爭力已不足以維持中國在全球的生產力優勢。報告稱,中國制造業競爭力需要更多依賴勞動生產效率和更加有效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能力,中國需要迅速提升在價值鏈中的地位。
深度調整期到來 依靠創新繁榮實體
當前,美國、德國、英國等均在調整創新戰略,不斷優化創新政策環境,加大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預示著依靠創新繁榮實體經濟的深度調整期已到來。
我國為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完善創新氛圍,針對科技創新創業,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性政策和保障措施。近期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就是以體現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主線,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由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這一規劃充分體現了制造業發展中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長三角地區也掀起了依靠科技創新轉型發展的熱潮。在上海,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中電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公司,“智能電網”專項工程實施項目——“高溫超導電纜產業化項目”,發那科機器人技術中心,馬瑞斯3D打印等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智能裝備產業陸續落戶。按照“淘汰落后、減少低端、提升中端、引進高端”的工作思路,上海市落實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著力發展智能機器人、3D打印產業等新興產業。
浙江省提出的“四換”,即“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指明了依靠科技創新激發經濟活力的方向。江蘇省通過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突破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制約,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發展路徑的轉變與持續的投入使長三角地區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取得成效。國家科技部、統計局發布的《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報告2014》顯示,基于科技進步環境、科技活動投入、科技活動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五方面33個指標的研究分析,2014年上海市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
科技創新仍存“短板” 亟須構筑國際優勢
記者從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了解到,目前,科技創新在政府和企業層面仍存在諸多“短板”,這無疑給科技創新轉型添了“新堵”。
在政府層面,一是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尚未破解。科技創新宏觀統籌弱,科技、產業、金融、財稅等政策缺乏協同,倡導性政策多、操作性政策少,供給性政策多、需求性政策少,財政投入單一政策多、社會資源協同政策少,全社會創新效率不高。二是市場機制尚未真正引入到科技創新之中。比如,科技及產業化領域現行的市場機制還不夠深入開放,不適應新技術、新業態發展,傳統要素驅動的觀念和機制還未根本扭轉,創新價值和人員價值難以通過要素價格體現。彩虹魚海洋科技公司問卷調查表示,政府的決策過程沒有從市場、企業、產業的角度出發,真正能為科技創新提供促進和幫助的落地政策不多,或者可操作性不強。
在企業層面,一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消化吸收能力不強。部分民企尚未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消化吸收能力不強,無法有效承接與吸收利用國際創新資源。二是科技創新多注重投資模式創新而非硬技術的創新。目前,科技創新國際化多注重于模式創新,而非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硬技術領域的創新。三是缺乏對接國際創新資源的平臺與渠道。目前,部分民企表示在對接國際創新資源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對接渠道和服務平臺,對國外市場的分析與了解程度不夠,制約了企業科技創新與發展。四是人才流失問題。目前,外資企業人才流失嚴重,難以從國外引進所需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經濟發展服務中心調研顯示,無論是中國創新型企業還是跨國公司,都認為人才、知識產權保護和運行成本是我國開展科技創新所面臨的最主要障礙。尤其是人力資源成本上升、高素質的科學家及科技創新團隊缺乏將會成為未來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針對自主創新力與消化吸收力不足,硬技術創新欠缺,體制束縛猶存與市場活力不足等問題,專家建議,加強機制創新,整合資源,激發活力,構筑國際競爭優勢提升創新能力。
編輯:羅韋
關鍵詞:創新 科技 長三角 制造業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