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藥品定價改革再攻堅 還權于市場能否破除以藥養醫
原標題:藥品定價改革再攻堅 還權于市場能否破除以藥養醫
歷時15年,史上最大規模的藥品定價機制改革啟動,大多數藥品價格的調控權回到市場手中。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決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
這意味著,全國范圍內,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等極少數特殊藥品,仍暫時由國家發改委實行最高出廠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管理外,其余藥品的政府定價全部取消,按照分類管理原則,通過不同的方式由市場形成價格。
由于這份文件涉及到約2700種藥品價格的改革,因此被業內普遍評論為“步伐最大”和“遠超預期”。
不少接受新華網采訪的業內專家認為,由于我國醫保制度經過數次改革,覆蓋率已達到97%,醫保制度的完善為藥價改革鋪平了道路。由此來看,我國放開藥價管制的條件已經成熟。另外,只有藥品行業市場化才能給創新溢價,給高質量仿制藥溢價,質優企業才能從中勝出。
打破“劣幣驅逐良幣”困境
自2000年開始,我國實行由價格主管部門對醫保目錄內藥品和目錄外特殊藥品實行政府指導價(最高零售限價)管理。在初期曾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有效控制藥品價格在合理范圍波動,一定程度避免企業在定價方面的惡性競爭。但是隨著藥品市場的發展和醫保制度的完善,這一定價制度出現了大量弊端,阻礙著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蔡江南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目前的藥品市場格局是‘以藥養醫’,企業在生產環節投入的資金低,大部分錢都投在了流通環節。再加上我國藥企普遍規模小、數量多,造成的結果就是這些企業利潤低,沒有研發能力。”
更為嚴重的是,當藥企的大部分資金需要投入到流通環節時,就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現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劉國恩認為,“人為定價若想合理公平必須掌握市場上所有藥品的信息,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當一些企業懂得‘打點’,并且與相關部門關系密切,就可能形成很高的定價,從而獲得高額利潤。與其相對應,質量不錯但是定價偏低的藥品就面臨虧損,從而不得不退出市場。”
藥企對藥價的管制也深有感觸。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對媒體表示,藥價行政管制讓藥品價格不能真正反映市場需求,最終會削弱企業研發新藥的積極性。“放松管制,根據市場來衡量,然后做好市場、獲得利潤再投入研發,整條體系就會更加順暢。”
劉國恩認為,當藥品定價放開之后,曾經因定價過低而退出市場的高質量藥品會重新回歸,參與競爭;而那些當初定價過高的藥品若想保持高價格,只能加大藥品質量上的研發,從而帶動企業創新研發能力,促進藥品市場結構合理健康。
不過,藥價放開后出現的一個新的問題在于,是否會造成企業的壟斷或者價格聯盟。
在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振忠看來,市場上藥企多為個體,且種類繁多,很難形成壟斷。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有40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1萬多家藥品批發企業,而同一類藥,最多的有數百家企業都在生產。
他進一步表示,即使出現壟斷行為,也會依據《反壟斷》法進行嚴懲。
考驗政府“管放”平衡術
藥品定價的放開,意味著政府的直接管理將變為間接管理。如何在“管放”之間拿捏平衡,不但是考驗監管者智慧的難題,更是對藥品改革真正完成市場化“蛻變”的巨大挑戰。
蔡江南認為,今后政府最重要的職能是監管。中國藥科大學醫藥價格研究所所長常峰也在新華網發表評論指出,放開藥價并不等于放任不管。此次改革后,原來的政府“單只手”管制藥品價格,轉變為更好地發揮政府、市場“兩只手”作用;由原來的直接限制藥品最高零售價,轉變為通過強化對醫藥費用和價格行為的綜合監管,來引導市場價格秩序,從而實現政府對藥品價格的間接管控。
藥品定價放開后,可能出現的一個仍然棘手的結果是,醫院仍然更愿意進高價藥,手握處方權的醫生依然有可能鼓勵患者用高價藥。
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青島、江西等多地試點的醫保談判制度或許能夠提供解決途徑。例如,“青島模式”就在大病醫療救助制度的框架下,通過談判和風險共擔、管控等機制,構建高值藥品保障制度。比如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特藥救助,采取的是由政府、供應商和個人三方共同承擔的模式。
“但醫保談判制度還面臨著重重障礙。”蔡江南分析說,首先,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三大醫療保險有兩個不同的部門在管理,未來如何解決;另外,將來的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三險如何合并;第三,醫保的管理如何細分;第四,是否考慮以及如何交給專業的機構管理。
不過,專家認為,隨著新醫改涉入深水區,“以藥養醫”的現象將逐步破除。張振忠對新華網記者說,新醫改正在逐步推進,未來的規劃是,將醫院和患者利益捆綁在一起。未來,藥價已經不是醫院的利潤,而是成本。不過,從這個角度來看,藥品定價的放開也考驗著政府維護市場有序和公平的能力,以保證有藥供應。
總的來看,藥價改革牽連起整個醫改的經脈。今后,如何形成一個有效的藥品價格競爭機制才是改革的根本訴求。
因此,藥價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今后還需更多的配套改革護航。
在這方面,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或許能給我國帶來啟示。例如,美國藥價談判中最重要的主體是醫療保險支付方。美國絕大部分醫療費用由第三方保險公司承擔,于是衍生出了專業的醫療費用管理機構(PBM)。PBM通過審核醫療機構和藥房的處方以及保險公司的保單,對醫療保險公司的醫保費用支出進行管理和控制。PBM在該業務中積累的大量診療數據成為其談判的最大籌碼。以談判的方法來實行定價。(記者 徐曼曼 孫亞華)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藥品定價改革 市場 以藥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