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大連政協:主動作為促就“真協商”
主動作為促就“真協商”
——大連市中山區政協探索推進協商民主記實
深秋的大連寒意襲人,但中山區對口協商會上的民主氣氛卻分外熱烈。11月5日,中山區政協圍繞城區建設與管理開展的對口協商如期舉行。區政協委員、專家學者與區主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一道,就強化城區發展總體規劃,加快城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規范、科學、高效的城市建設管理機制等,在交流、交鋒、交融中達成多項共識。
這樣的場景,今年以來在中山區多次呈現。
記者了解到,在推進協商民主的進程中,中山區政協無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事”,還是與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小事”,也無論是提案辦理協商、界別協商,還是專題協商、對口協商,協商民主的力度和密度明顯加大。
“就是要緊緊抓住黨政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搭起一個委員愿講話、敢講話,講真話、講實話的平臺,讓協商來得更真、真實、更有效。”中山區政協主席于笑表示。
變一個積極性為多個積極性
占地面積43.85平方公里的中山區,是大連市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在這一方與城市共生共長的土地上,僅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就有35家,占全市的82.5%。2012年12月召開的中山區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結合區情確立了“科學發展活力中山”的理念,提出實施“建設城市功能國際化示范區、建設高端服務業核心集聚區”的發展戰略。今年,全區圍繞發展現代金融、航運物流、國際商務、健康旅游等確定了80個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1600億元。
在推進“兩建”戰略的過程中,政協能做什么?中山區政協選擇了進一步發揮優勢,主動作為,跟進全區在城區管理、民生事業、生態環境、文化事業等領域的創新實踐,通過多層面的協商議政,不斷摸實情、出實招、獻良策。
“真協商要有真辦法。”于笑說,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過去常常被理解成“協商只是政協一家的事”,有些協商內容只是拿到政協“過一遍”,協商結果報給相關領導“看一眼”,在很多時候流于形式。只有通過政協“主動出擊”,牽動黨委政府的積極參與,才能有效推進協商民主的發展,發揮好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去年年底,于笑分別與區委書記、區長直接溝通,就協商民主的內容、形式、程序、機制等達成一致意見:年度協商計劃由黨委、政府、政協共同研究提出,并通過一定組織程序提交。今年中山區政府交由區政協的“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的對策”、“加快‘夜經濟’發展的途徑”、“運用智慧化手段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思路與對策”等10個協商題目,均在反復推敲并經過區長辦公會研究后正式提交。同時,區政協量力而行,從中精選出最棘手、最急于破解的7個議題,列入區政協2014年工作要點。
于笑告訴記者,變一個積極性為多個積極性,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克服了“隨意性”和“一頭熱”,黨政部門的主動性明顯增強,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加政協專題協商,相關部門全程參與政協專題調研和專項視察活動。黨政出題、政協破題,委員出招、部門接招,溝通促進了了解,協商形成了合力。
推進協商民主政協要當好“導演”
中山區政協秘書長趙黎明多次組織策劃協商活動。他談到,在協商民主運作的過程中,政協要當好“導演”,引導到位,從主題確定、載體設計到角色分配,都要用心考量。
今年以來,中山區政協組織的各類協商,均謀劃周全、恰到好處:有針對性選擇對象,每次協商不僅有委員參加,還聘請了3—4位大連市咨詢顧問和行業專家;做好前期“功課”,對重點發言人提前走訪培訓,商定發言內容,材料形成后層層審定把關;準確把握時機,比如今年8月27日召開區政協專題常委會議圍繞全面建立區、街、社區“民情互連網”進行專題協商,適逢區委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時……
“實現真協商,要搭建好平臺。”按趙黎明的說法,它應該是一個觀點的辯論臺,這里既有民主的氛圍,也有觀點的碰撞和有效的互動。
中山區是一個老城區,其發展同樣遇到困境:土地資源逐年縮減,發展空間越發不足。圍繞加快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競爭優勢和示范優勢,讓“寸土寸金”的老城區釋放新能量,區政協在組織委員深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開展調查研究、聽取區情通報、視察重點項目的基礎上,于5月30日召開了“城區功能國際化近期的具體對策”專題協商會。
“伴隨新市區崛起,老城區將被邊緣化并走向衰落。惟有走創新發展之路,才能擺脫這一‘魔咒’”;
“城市功能國際化示范區’是中山區建設與發展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加強法制環境建設至關重要”;
“城市功能的強弱,不僅取決于產業結構、基礎設施、空間載體等硬件因素的支持,更取決于服務、文化、制度、政策等軟件要素的支持”……
會上,與會人員開誠布公,有問題不藏不掖,直接擺到桌面上,闡述觀點,表達政見,體現出了實實在在的真協商。
此外,中山區政協還采取“拼臺協商”的方式,根據協商主題需要,適時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將參會人員擴大到相關專業的政協委員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充分利用政協資源,放大協商成效。
“真協商”的目的是追求真成效
中山區政協領導坦稱,協商民主是個互動的過程,體現的是多方參與,追求的是真正管用。而實際上,近年來一些協商成果在落實上還不到位。如何讓協商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同樣是一道需要破解的課題。
中山區政協有個習慣做法,就是每次組織協商并非會議開過就萬事大吉,而是現場錄音,及時整理,把委員發言匯編成冊,連同調研報告一起“打包”報送區委、區政府。“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讓黨政領導‘原汁原味’地聽到委員的聲音,推動相關工作的落實。”數據顯示,今年前幾個月,區政協通過各類協商和視察調研提出的意見建議,80%以上與黨政部門的相關工作相吻合。
同時,中山區政協還進一步強化提案協商辦理工作,提案辦理“后評議”就是總結以往工作經驗、加強新時期提案工作推出的一項新舉措,即在提案辦理完結后,組織委員對承辦提案數量較多的政府部門進行回訪評議,通過這一途徑實行提辦對接,實現良性互動。
今年,中山區政協把教育系統確定為提案辦理“后評議”對象,是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提案辦理大戶,區教育局針對提案數量較多、問題相對集中的特點,采用“捆綁式”辦理方法,將提案涉及的百姓普遍關心的主要問題“合并同類項”,劃歸為教育均衡化、未成年人教育、學生減負、學前教育等4個方面,從而使提案辦理與本部門日常工作融為一體,既推動了工作,又使提案辦理卓有成效。
目前,中山區政協已制訂下發《關于做好提案辦理“后評議“工作的意見》,并將其作為一項制度固定下來,每年全部提案辦結之后,在政府部門選擇一個提案辦理大戶,由主席帶隊組織委員開展一次提案辦理“后評議”,進一步推動提案協商辦理的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以主動作為促就“真協商”,中山區政協逐步走出一條基層協商民主的實踐路徑。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協商 政協 區政 中山區 大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