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上海民盟高教論壇聚焦“教育改革創新”
上海民盟高教論壇聚焦“教育改革創新”
破解錢學森之問,大學應該承擔責任
新聞背景:上海民盟高教論壇自2007年創辦以來,已在上外、華東師大、同濟、東華、復旦、海洋等高校成功舉辦了6屆。論壇先后圍繞“高等教育國際化”、“面向未來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等主題開展研討,產生了一批有分量、有影響的參政議政成果。在民盟上海市委的引導和助推下,高教論壇逐步形成了品牌,在民盟組織以及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并已成為盟員凝聚智慧,沖刺每年上海兩會的“起跑點”。
本報訊(劉友梅記者顧意亮)12月18日,2014年度上海民盟高教論壇在上海戲劇學院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教育改革創新”,來自全市28個民盟高校組織的專家學者提交了30多篇論文,以此為基礎,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校的民盟盟員及專家學者共同就“教育改革創新”展開了一場“創新式”的對話———有交鋒,有交融。
在論壇上,多位盟員和學者作了主題發言,分別從大學生的創新教育、高等教育MOOC發展、高校學科評估的困境破解、上海率先推進通識教育改革等角度闡述了各自觀點。
“錢學森之問引起大家思索,認識到大學存在問題、認識到創新人才重要性的有識之士越來越多。”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安琦開門見山,要破解錢學森之問,大學應該承擔責任,科學精神培養是教育的關鍵,必須改變目前以升學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上海金融學院副教授肖本華則指出,目前中國實行的是淘汰式教育,創新必須有寬容失敗的環境。教育要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把淘汰人的過程轉變為讓每個人都成才的過程,那么學生就會獲得更為自由、更為健康、更具多元選擇的成長空間。
來自東華大學的程若男提出,要以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的發展來探索大學教學模式的創新。她認為,高校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順應信息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潮流,積極探索在課堂教學和人才培養中運用在線學習、混合學習以及翻轉課堂之類的創新性教學模式革新。對此,來自上海建橋學院的辛勤持不同觀點,他認為,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未必適合每個教師、每個學生、每個學科。推行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要考慮知識產權問題,只有對知識產權保護,才能形成長效機制。此外網絡課程還存在重復建設問題,缺乏深度開發。
“要創新高校學科評估標準。”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金忠明提出,現行評估標準的單一和僵化,嚴重限制了高校間的錯位競爭與特色化發展,應實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分層、分區、分型、分科、分時的評估標準。要通過評估,鼓勵高校創新學科的發展,激發高校創新潛力。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蔡建敏也認為,當前高校評估標準,抹殺了教師個性,片面強調規范化,對提高教學質量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
“網絡化生存使一些大學生進一步封閉自己的心靈,對網絡之外的生存空間失去興趣,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這對當前高校通識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金融學院副院長吳大器和上海金融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肖本華呼吁,上海要率先推進通識教育改革。他們建議,將通識教育列入上海招生制度改革的內容,加大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內容及其教學方式的改革,成立上海通識教育協會。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上海 民盟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