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企業信貸增長回落將制約經濟反彈
7月新增信貸等數據大幅不及預期的同時,也蘊含了很多積極因素,比如社會融資結構繼續改善,從而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降,降低融資風險,有利實體經濟發展;但企業部門信貸回落則不是一個好現象,加上貨幣政策穩中偏緊基調不變,“寬信貸、緊貨幣”再現回歸趨勢,二季度以來的經濟反彈進程可能將告結束。
從社會融資結構來看,今年以來的顯著變化是銀行信貸和公開市場上的債券發行持續回升,而高成本的信托和票據融資比重下降。從各社會融資類型的融資成本看,信托融資和票據融資的成本相對較高,信托融資和票據融資比重下降,意味著全社會融資成本在下降。而7月在社會融資總規模下降的同時,融資結構仍延續了改善的趨勢,輕成本融資比重繼續上升,確實難得。
7月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為56.65%,上月為54.3%,提高2.35個百分點;外幣貸款占比為4.13%,上月為4.4%,降0.27個百分點;委托貸款占比為13.63%,上月為12.8%,提高0.83個百分點;信托貸款占比為4.11%,上月為4.4%,下降0.29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占比為3.43%,上月為7.4%,顯著下降近4個百分點;企業債券占比為13.37%,上月為12.3%,提高1.07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占比為2.18%,上月為1.9%,提高0.28個百分點。
雖然M2持續快速反彈,并且今年央行已實行了兩次定向降準,并通過貼現和再貸款窗口,引導銀行加快向實體經濟投放流動性,但央行并未開啟“流動性閘門”。央行多次表示,當前流動性總體適度充裕,貨幣政策基本取向沒有改變。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健康平穩運行。房地產等高風險資產領域對資金的饑渴,仍得不到貨幣當局的響應。于是,銀行經營重心轉向防風險,信貸沖動成為往事。即使經濟“微刺激”持續,信貸、貨幣增長持續回升的狀況也將難以出現。
因此,從貨幣、信貸組合格局上看,“寬信貸、緊貨幣”的格局在短暫偏離后又呈回歸態勢。筆者認為,在經濟低迷時期的貨幣信貸組合的“寬信貸、緊貨幣”特征規律作用下,貨幣也應延續平穩狀態,高增長難以持續。鑒于7月信貸和貨幣均快速回落,但貨幣回落速度顯然要更快,預計貨幣增速將再度回落信貸增速下方。
而先期貨幣增速的回升,主要是管理層持續微刺激和“喊話”引導下,金融機構得到定向支持后,貨幣流轉速度得到提速的結果;信貸的增長,則主要是監管導向和金融機構經營商業模式變化,表外轉向表內的結果,前期新增信貸的高增長屬于“偽增長”。不過,在信貸增加帶來信用擴張的同時,央行悄悄加強了對基礎貨幣投放的控制,基礎貨幣增長持續低位運行,在貨幣乘數不可能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貨幣增速反彈必然是曇花一現!
值得注意的是,貨幣的定向投放,未能刺激信貸有效需求的增長。對銀行來說,信貸有效需求不足成為未來信貸擴張的主要制約因素。貨幣的信用創造過程信貸投放,直接提升了非金融部門的需求能力。從貸款的部門分布看,住戶貸款增長直接對應著住戶消費需求的增加;非金融企業和其他部門的貸款增長,則對應著企業經營等經濟活動狀況的變化。二季度以來,新增信貸部門分布中,企業部門持續增長,住戶部門相對穩定,意味著近期的經濟回升主要來自于企業活力的增加,而不是居民住房投資的增長,表明近期經濟反彈的質量較高。由于企業的行為比較受經濟環境影響,從歷史經驗看,經濟回升時期,新增信貸分布都有向企業部門集中的趨勢。而在7月新增信貸的部門分布中,企業部門卻顯著回落。在居民部門新增信貸保持基本平穩的同時,新增信貸規模則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其原因就是企業部門貸款的回落,這意味著企業經營前景沒有根本好轉,二季度以來的經濟持續反彈進程難以持續。經濟或再度進入平走階段。
編輯:羅韋
關鍵詞:信貸 貨幣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