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要嚴懲“收錢辦證”
不能忽視職業資格證書受熱捧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一些職業資格認證機構為了占領市場,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放棄了把關責任。對此,要放管結合、權責同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據報道,上海的一些企業發現,前段時間招聘的技術工人雖然都持有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證,在質監部門網站都有備案,但不僅技術水平不高,而且安全意識差。經查,這些工人最終承認是從中介機構辦的“假證”。資格證的背后,是一樁質監干部串通中介機構“收錢辦假證”的不法勾當。
說這些工人持有的是假證吧,卻能在國家權威網站上查詢到;說他們拿的是真證吧,完全又是“沒頭蒼蠅瞎忙活”。這種披上合法外衣的真“假證”,實際上是把國家社會拒絕的“假”變成現實生活中的“真”,其危害比單純的假證不知要大多少倍。
大力發展職業技能教育與各類技能培訓,對造就高素質的勞動者隊伍,無疑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我們不能忽視職業資格證書受熱捧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一些職業資格認證機構為了占領市場,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放棄了把關責任。比如,少數機構對申請者的資格沒有任何條件限制,只要給錢,不看對象都給辦證,甚至將培訓、考試都省略了,導致資格證書失范的現象并不少見,“含金量”越來越低。
這些問題的存在,既反映了社會上對職業資格證書的片面追捧,也暴露出一些認證機構過于自利和缺乏自律,更凸顯了職能部門監管的缺失。如果任其發展,不僅會扭曲人力資本的投資行為,導致科學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走向異化甚至崩潰,而且將嚴重損害政府的社會公信力。職業資格證書由專業機構如協會、學會頒授,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慣例,但不等于放任和不負責任,任何專業機構頒授職業資格證書均是以追求職業資格信譽為前提和條件的。
做好這方面工作,需要放管結合、權責同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在“放”上,政府職能部門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應當把資格認定的權限放給信譽度高、自律嚴格的行業協會。政府部門對行業資格執行準入,制定科學規范的資格標準及考試方法,建立起信譽良好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管”上,政府部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快建立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督導上,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工作規范、技術標準和管理規程,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活動,切實提高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含金量”。
編輯:羅韋
關鍵詞:資格 職業 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