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農村大齡青年上中職政策無門檻 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培養新型農民問題

2014年06月13日 08:2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農村大齡青年上中職政策無門檻 經費沒著落

  教育部、農業部今年3月21日出臺了《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這一政策意味著以務農為主業的群體尤其是農村大齡青年上中職沒有任何政策門檻,社會各界一度對此充滿期待。

  但現實情況是,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計劃在國家部委“函來件往”中難協調。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與基層涉農院校謹慎地說:“缺乏配套保障措施的政策文件,雖然好看但是未必管用。”

  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被擺到比較高的位置

  據教育部職成司統計,全國中職學校農林牧漁類專業招生規模連年下降,2010年110.04萬人,2011年85.4萬人,2012年71.98萬人。在高職院校里,農林牧漁類專業招生人數與在校生所占比例都不超過2%,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出現了嚴重的“輕農、去農、離農”現象。

  黑龍江墾區農業職業學院副院長李洪亮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每年招生1000多人,現在農業類專業每年招生100多人,農機、農學、種子生產與經營等直接在土地上就業的專業招生更少。

  農業部也提供了一組統計數據,2013年全國農業從業人員中50歲以上的比重已超過40%,到2016年這一比重將達到50%。同老齡化一并出現的還有農業從業人員女性化和文化程度低,即留在農村的多是婦女、兒童、老人組成的“386199”部隊,年輕人不多,青壯年男性寥寥無幾,出去的不愿意回鄉干農業,留下的不安心搞農業。

  為扭轉“三農”后繼乏人的趨勢,近年來國家把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擺到比較高的位置,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的教育培訓力度。”“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政策,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同時,在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的六項重大修改中,專門增加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內容,以適應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需要。

  “離開農業現代化支撐,其他現代化都是空中樓閣。”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副校長齊國說。

  國家部委“函來件往”中對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計劃意見不一致

  農村生產與生活節奏與城市不一樣,把全日制教學形式搬到農村肯定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山西省教育廳職成處處長王耿升認為,對青壯年農民的教育培養應該有一個全新的質量觀,即幫助農民盡快掌握和推廣農村實用技術,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而不是簡單地按過去學科體系思維,開多少課程,達到多少學時;同時,要確定誰來給針對農民的教育買單。

  針對廣大務農農民生產、生活特點,2012年9月12日,農業部辦公廳制定了中等職業教育農學結合彈性學制實施方案,并致函教育部辦公廳,懇請教育部將農學結合彈性學制中等職業教育納入全日制實現形式,給予資助和免學費,支持務農農民就地就近接受涉農專業中等職業教育。

  教育部辦公廳在2012年12月19日復函農業部辦公廳表示,農學結合彈性學制不屬于全日制,難以列為中等職業教育資助與免學費范圍。不過,教育部愿意配合農業部,進一步研究明確新型職業農民的定義、數量、培養規格和地域分布,以便做好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規劃,共同爭取設立專門的財政支持項目,解決務農農民通過農學結合彈性學制接受中等職業教育享受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問題。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就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培養新型農民問題再次提出第1650號提案,由教育部主辦、財政部會辦。

  財政部農業司2013年6月14日在給教育部辦公廳的函件中對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問題予以淡化處理,強調將按照2012年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的意見》的要求,加大對農業職業院校的支持力度,增強農業職業教育吸引力,逐步提升農業職業院校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服務能力。

  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問題不僅在國家部委之間面臨協調較難的狀況,在部委內部也面臨多部門協調難的問題。

  教育部職成司提出,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籍和資助認證,教育部早已將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權下放到省里,各省可以自主決定。

  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和助學金工作要以貫徹落實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范圍進一步完善助學金制度的意見》(財教[2012]376號文件)精神,農民學員只要能夠完成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全日制教學計劃,均應該享受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做到應免盡免,應補盡補。

  但教育部相關司局對此理解不一致,后經有關領導協調,由該部財務司牽頭,研究中等職業教育“農學結合彈性學制”學生資助政策。

  經費無著落,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計劃落地難

  據了解,此次《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文件的出臺,是部門合作、協同創新人才培養的一項改革。過去,人才培養標準與評價往往是教育部一家說了算,現在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準入門檻與培養標準、評價體系均由農業部制定,教育部全力以赴做好中間的人才培養環節。

  與此同時,教育部、農業部在制定上述文件過程中,還配套起草了《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辦法》,建議建立國家出資購買農民學習成果的公益性補償制度,即為鼓勵務農農民接受職業教育、減輕其誤工損失和經濟負擔,對參加中職教育的農民學生給予一定的補貼與免學費政策。

  中國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教育部、農業部正式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文件中,對基本學制、專業類別、教學管理等作出了詳細的規定,但在經費保障方面只字未提。

  據本報記者調查了解,在教育部、農業部文件出臺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市區明確提出要有相應經費保障機制。否則,可能出現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計劃“雷聲大、雨點小、落地難”的現象。

  湖南省臨武縣麥市鎮干部王當亮算了一筆賬,農民到縣城參加培訓來回路費需要20多元,每天吃飯與住宿花費100元左右;青壯年農民到建筑工地打小工每天工錢為80元至100元。若政府不給農民培訓及其學習成果埋單,農民肯定沒有積極性,還不如去建筑工地打小工。

  “現在年輕人不愿種地、不會科學種地,即使把一條溝承包下來,也不會種植和管理。”山西省原平市東社鎮上莊四村主任郭丑柱說,當務之急是要通過政策補貼和培訓,吸引年輕人返鄉務農。

  “發達國家普遍以政府資金投入為主渠道,保證農民教育培訓需求。”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教授說,法國為保障對農民按需培訓,建立了層次分明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農民不但可以自選培訓內容、時間,而且還可領取誤工補貼等。日本政府在2011年出臺政策,對45歲以下新增加務農人員、農業法人雇用青壯年勞動者給予直接補助。

  參與兩部委文件制定的專家建議,國家應完善面向新型職業農民接受中等職業教育資助補貼政策,并制定出臺以直補個人為主的學成后補償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培訓制度。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農民 政策 教育部 新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