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全國政協委員張建國:支持化解產能過剩商業銀行責無旁貸
支持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是商業銀行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踐行社會責任的堅定選擇。
第一,當前銀行業在化解產能過剩當中面臨的新情況。
去年中央作出了對過剩產能實施“四個一批”的決定以后,有關部委立即公布了兩批淘汰的落后產能企業目錄。監管機構也形成了一連串政策措施:一是對產能過剩行業加強信貸管理。二是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產能過剩行業和企業兼并重組、轉型轉產等的信貸支持。三是支持產能向境外轉移,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貸款支持力度。
第二,化解產能過剩遇到的新問題。
一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大量低水平但是對當地GDP貢獻還比較大的在建或擴建項目,加劇了產能過剩項目,對于銀行信貸資金需求形成很大壓力。
二是個別地方在壓縮過剩產能工作中方法比較簡單,銀行債券往往被忽視,也不排除個別企業借助淘汰過剩產能來逃避銀行債務。
三是銀行自身的一些問題。一方面是壓降收貸,很難把握或者是把握不當,容易造成一部分正常經營的企業資金鏈形成人為緊張。另一方面對部分本應支持的好企業好項目,也因為“產能過剩”的概念不敢貸款。
四是涉及到產能過剩行業重組及轉移產能,尤其是向境外轉移產能的政策有待進一步明晰。
五是在壓降的過程當中金融風險顯現。
第三,相關政策建議。
一是各地政府應嚴控過剩行業低端產能的新建項目的審批。同時在壓縮過剩產能的過程當中避免企業逃避銀行債務,維護銀行合法債權。
二是對于我國在國際上有較強競爭優勢,且關乎到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產業,應該將部分產能轉化為戰略性儲備。
三是監管政策應該更明確地支持商業銀行為產業升級發放項目和重組貸款。為淘汰落后產能,有關方面對銀行自主核銷壞賬、貸款分類、資產考核等方面,也應該適度放寬政策。
四是銀行業自身在壓降的過程當中要最大限度兼顧地方企業和銀行的三者利益,針對產能過剩的不同行業實施不同的信貸政策,做到“有保有壓”。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產能過剩 銀行業 商業銀行 貸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