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14全國兩會>好聲音>社會 社會
宗慶后:催補養老金窟窿 確保繳費職工利益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養老保障作為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近年來國內老齡化的加劇和家庭人口結構的變化,越發備受關注。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數據,2012年的老齡 化水平14.3%,業內人士稱,2020年將很有可能快速上升至18%。目前,養老市場供不應求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面對2014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可 能突破2億,2025年可能突破3億的龐大養老需求,“銀發浪潮”帶來的“老何所依”問題,著實讓人擔憂,養老問題也引起了兩會代表和委員們的熱議。
盡快補足養老保險基金的窟窿
社科院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已超2.2萬億。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曾表示,在目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到2033年時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占當年GD P的38.7%。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建議盡快補足養老保險基金的窟窿,確保繳費職工的利益。可采取用國有企業的利潤補充養老保險基金; 亦可以讓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入股壟斷性盈利國企,保證盈利國企的投資紅利能不斷補充到養老基金。“不能讓現在交錢的職工到退休后沒有養老金可領。”
宗慶后建議,加強對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確保養老資金的保值增值。“目前很多保險公司亦在收取養老保險金,現在是收費階段,應該要讓收取的保險基金不 斷升值,而目前不少保險公司亂投資,都產生了大量的虧損,如果到了需要支付時付不出來,會引起嚴重的社會穩定問題。國家必須嚴加監管,制止其亂投資,必須 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要加強對養老保險金的增值管理。”
應進一步支持民間資本發展養老服務業
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養老服務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年增速20%以上。在全國兩會即將開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副市長陳小平表示, 養老領域正日漸形成一個重要的服務業市場,雖然民政部、發改委、國土資源局等部門在稅費減免、土地劃撥、建設規劃等方面都出臺了優惠政策,但因為體制性障 礙,水、電、氣的優惠價格難以實際落地。這不僅制約了民辦機構的健康發展,也降低了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積極性。
陳小平建議,將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上升到多部門聯合決策、統一部署的層面,做好各部門間的行政協調,嚴格落實民辦養老機構的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民辦 非營利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按照公益設施用地將養老服務建設用地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同時要防止養老地產變相營利。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楊燕綏建議,政府、個人、家庭共同努力建立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培育老齡產業和發展養老事業,打造養老服 務供給鏈,支持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同時要考慮購買力問題,考慮不同收入的老年人群的需求,構建低檔、中檔、中高檔和高檔匹配的養老服務體系,改變目 前兩頭熱、中間空的局面。”
解決養老難題需多管齊下
全國人大代表、天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余瑞玉表示,企業退休人員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收入差距較大,每年調整幅度也不一樣。希望國家能夠重視這個問題,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逐步實現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同等待遇。
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進進建議,加強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并軌工作的建議,調增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將目前基礎養老金初步調整為每人每月100元,以切實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障的水平。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因公平性不足而導致社會矛盾加劇、因責任不清責任失衡等導致不可持續以及因長期處于改革試驗性狀態 公眾信任危機都會給全面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帶來風險。建議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盡快建立機關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周素雅)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養老 養老保險 養老金